立即注册 登录
山东省社会科学数据中心 返回首页

大国崛起:东亚模式与中国道路

基本信息

发表日期:

成果类型:

文章

所属学科:

经济学

成果简介:

       本文综合运用国民收入和生产率比较领域中生产法的创始人安格斯 •麦迪逊(Angus Maddison)的《世界千年经济史》、《世界经济千年统计》等提供的世界经济发展史料和数据,综合运用经济史统计和计量分析、跨国家和地区的长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知名物理学家塞萨尔 •伊达尔戈(Cesar Hidalgo)等人的关于信息演进的研究分析等方法,紧密结合已经崛起的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正在崛起的中国等的经济社会发展史实,全面、系统和深入地论证了大国崛起的维度特征、大国崛起东亚模式的维度特征以及大国崛起中国道路的特色。

       一、创新程度。在方法上,综合运用经济统计和计量分析、跨国和跨时综合比较分析、信息演进理论分析等方法;在内容上,全面、系统和深入论证了大国崛起的一般经验、东亚模式、特别是大国崛起中国道路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具体说,首先运用麦迪逊等提供的千年经济发展统计史料并加以一定的数量分析,加上对多国长期发展的纵横比较分析,以信息演进理论关于经济增长的本质是信息的增长,宇宙中信息存在与增长的物理机制是非稳态系统、固体物理和物质的可分析计算能力三者等理论思维为统摄,紧密结合已经崛起的世界主要大国的成功实践,总结出大国崛起的维度特征:现代社会结构基本确立,人均收入和经济总量迅速增长,基础设施水平达到世界一流,成功实现制度图新变革,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科学技术进步水平领先,先进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发展空间不断开辟延拓,军事实力持续得以加强,资源环境利用程度高,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得到国内外广泛认同;其次,在大国崛起一般维度特征总结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东亚崛起大国所特有的时空特征和文化传统等的史实,总结出东亚崛起大国的维度特征:除完全符合上述大国崛起的一般维度特征外,还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有效性,高度重视创造人力资本,充分发挥后发优势,传承儒家文化精华。最后,紧密结合中国作为崛起中大国具有的典型大国、文明古国、后发国家、东亚国家的国情,总结了大国崛起中国道路的理论和实践。

       二、综合水平。本文是一篇全面、系统和深入研究世界范围内大国崛起问题的有特色的学术文献。方法运用独到、富具学术创见,特别是对大国崛起中国道路理论和实践的阐释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三、研究难度。集中体现在三方面:一是解决宏大主题与所需大量统计资料不足的矛盾,麦迪逊提供的世界千年经济统计史料主要是经济总量增长指标值,如GDP和人均GDP指标值、就业总规模指标值,产业结构指标主要是少数几个国家的三次产业就业占比,因此,需要通过占有大量相关文献提供的同口径统计数据加以计量补充,同时,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紧密结合的方法对相关分析加以完善;二是解决综合运用多种具体分析方法与论证逻辑一致的内在联系问题,这势必通过始终贯彻和平和发展等全人类的共同的价值观取向这一前提假设才能做到;三是解决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与坚持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内在联系问题,这是通过贯彻人类文明演进和中国发展道路都必须符合充分体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的必然要求——本质上这也就是实现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的内在要求而做到的。

       四、成果价值。一是,为研究大国崛起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提供了一篇有价值的参考文献,丰富了大国崛起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内容。全文对大国崛起的一般维度、大国崛起东亚模式的维度特征、大国崛起中国道路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不仅综合运用了经济统计、比较分析和信息演进理论方法,而且涵盖了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以及信息演进理论等多个学科领域,这一切为研究大国崛起问题提供了比较坚实的学理支撑。二是,为发展中大国崛起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依据。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人口、经济总量、国土面积等大国,对大国崛起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值得所有发展中大国的崛起或崛起中新兴大国经济体的发展都是可资借鉴和参考的。三是,对大国崛起中国道路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有价值的学术探讨。这一学术成果对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当今中国做出了应有的理论贡献。

作者信息

第 1 作者 : 张卫国
第 2 作者 : 王双

文章

期刊名称: 学术月刊
年份: 2019
月份: 10
期数: 10
附件(封面):

第10期封面.pdf

附件(目录):

2019年第10期前3页.pdf

附件(正文):

张卫国.pdf

Archiver | 小黑屋 | 纠错 | 设为首页

© 2001-2017 Comsenz Inc.

Copyright 2017 山东省社会科学数据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鲁ICP备10000421号-3)

返回顶部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