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山东省社会科学数据中心 返回首页

代际环境行为互动及其家庭影响因素探析

基本信息

发表日期:

成果类型:

文章

所属学科:

社会学

成果简介:

       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不仅需要“创建绿色家庭、绿色社区”,还应“从娃娃和青少年抓起,从家庭教育抓起”,推广环境友好的家庭生活方式,形成人人有责的日常环保氛围。本文在这一背景下,紧扣现实需求,尝试为构建以家庭为核心、以代际互助为支撑、以学校—社区为辅助的生态文明培育体系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一、成果内容简介

        经合组织(OECD)发布的多国家庭环保行为调查报告指出,血缘、亲缘、地缘关系相近的人群在垃圾处理、资源使用和消费习惯上均存在高度的一致性。因此,有环境教育学家认为,家庭生活应该成为生态文明培育的基本“场域”,即通过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连结与长期相处逐渐形成协调统一的环境意识与环境习惯,从而达到全面推广生态理念的目标。本文在此启发下,以青少年家庭为研究对象,结合定量研究和质性研究,重点分析了代际环境行为互动的现状及其家庭影响因素这两个问题,并借此对如何开展家庭环境教育、如何构建多方参与的生态文明培育体系进行了深入探讨。

       首先,针对代际环境行为互动,研究采用了配对样本T检验的方法,对亲子双方的环境行为互动频率进行了对比。这些环境行为互动具体包括:相互纠正不良的环境行为、进行环保信息的交流、进行环境行为示范、相互鼓励参与环保活动等几个方面。数据显示,在受访家庭中,环境行为互动呈现不对等的状态,其中亲代对子代的教导较强,子代对亲代的“反哺”偏弱。这说明,在家庭日常环境行为的塑形和环境信息的传递方面,亲代仍是主导。访谈发现,产生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是两代人不对等的生活经验储备和家庭事务参与。与父母相比,青少年虽然在学校、媒体和课外活动中能够获取大量环境知识,但在家庭中由于缺乏实践机会和生活经验,这些知识很少有效地转换成具体行动。因此,他们在与父母的环境行为互动上表现得较为被动。第二是传统文化的惯性。一方面,“尊长”的观念依然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中庸的性格在调节家庭代际关系时易滋生避免冲突、不担责任的心态,由此使青少年对父母不良环境行为的纠正和对父母参与环保活动的鼓励相对较少,态度也较不积极。

       其次,针对家庭影响因素,本研究将代际环境行为互动频率与家庭成员结构、亲子关系、居住环境和社会阶层等变量分别构建了“亲对子”和“子对亲”两组线性回归模型,借此发掘各个因素对两代人环境素养互构的不同效用。分析发现,与其他因素相比,亲子关系对代际环境行为互动具有最为显著的影响,即家庭氛围越和谐、代际交流越对等,两代人之间的环境行为互动就越频繁,同时越有利于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环境习惯。质性研究显示,在亲子关系测评得分较高的几个受访家庭中,子女与家长探讨的话题更常涉及包括环境问题在内的社会议题。此外,平等通融的家庭代际关系使两代人之间的交流更为理性,双方也都更乐于接受对方提出的意见,这就给环境行为的相互引导敞开了大门。相反,在“权威-服从”型的家庭中,代际交流的话题多由家长主导,而且主要围绕子女的学业展开,较少涉及与社会议题相关的讨论。同时,家长对子女的行为纠正缺乏逻辑性的说明,子女对家长的指正也极为少见,这就给环境行为互动和家庭环境教育的实施设置了障碍。

       最后,根据以上的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了三点建议。其一,环境教育应抓住重点目标人群,从提升亲代的环境素养入手,以“大手拉小手”为主要模式推进环境行为的塑形。一方面,通过学校组织的亲子环保活动和环保课堂,向家长普及环境知识和理念。另一方面,借助社区、社会团体的宣传力量,以户为单位派发环保手册,并建立一套塑形家庭环境行为的奖惩措施,逐渐将环境规范纳入日常生活,由此潜移默化地影响年轻一代的环境意识。其二,进一步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优化亲子互动关系。利用已有的教育机构对一些家庭的代际交流方式进行调节或干预,逐渐将“权威-服从”型的家庭教育模式转变为平等、双向的亲子沟通,由此增进环境观念的相互影响和环境行为的相互示范。更为重要的是,当前“重知识、轻实践”的教育导向亟需调整。在家庭中,应让青少年更多地参与日常劳动和家庭事务管理,使其从实际生活中掌握和践行环境知识和环境规范。其三,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联动的生态文明培育体系。家庭环境教育无法独立于各项社会政策而存在,其实现的前提是教育环境的改善和居民公共生活服务的改进。无论是当前教育目标、教学方式的转变,还是考试选拔机制的完善,最终都意在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旨趣进行紧密结合,形成目标一致的合力。而对于生态文明教育来说,只有将三者的功能充分调动起来,相互配合协作,才可能达到提升全民环境素养的目标。同时,就青少年家庭而言,还需继续借助学校和专业环保人士的宣传力量和监督作用,将家庭教育与家庭环境教育的职责统一起来,尤其要提升家长自身的环境责任感和引导功能,在多元“共教”中调动家庭环保参与和家庭环境教育的积极性和功能性。

二、成果创新点

       本文主要有三个创新点:

       其一,将家庭因素引入对环境教育的思考。此前有学者提出,中国公众的环境行为带有“差序格局”的特征。然而,家庭作为“差序格局”的中心,如何通过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和长期互动逐渐将生态理性纳入日常生活,针对这一问题,相关的研究极其少见。本文正是从此处出发,探讨了家庭在青少年环境教育和生态文明体系构建中发挥的作用。

       其二,重点考察环境行为的代际互动,而非个体或群体单方的环境行为。之前,相关领域的研究多关注对环境行为本身的分析,而本文将环境行为互动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目的在于发掘环境行为的代际传递模式、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深入探究环境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实证依据。

       其三,用环境行为互动来检验代际“反哺”理论及其在现实家庭生活中的适用性。伴随当前家庭关系的流变,尤其是文化“反哺”现象的出现,近些年以“小手拉大手,共筑碧水蓝天”的环境教育策略在各地推广。然而,“反哺”理论能否有效推进环境教育在家庭中的实现,这一问题还未有研究。本文在考察环境行为代际互动的同时,对该策略的实施效果和“反哺”理论在环境教育领域中的适用性进行了检验。检验发现,代际环境行为互动仍以亲代为主导,而亲代向子代的“反向学习”明显偏弱。这一发现可以帮助环境宣教部门调整目前的环境教育策略,从“小手拉大手”转向以“大手拉小手”为主要导向的家庭环境教育方式,通过加强对家长的引导来带动青少年环境素养的提升。

三、成果综合水平

       本研究的综合水平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首先,在研究基础方面,文章以大量文献为铺垫,其内容涵盖了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

其次,在研究方法的使用上,本文在探索和论证的过程中以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为主、以访谈法和质性研究为补充,点面结合、广度与深度结合,将详实的信息与资料做一呈现,提供了具有信度和效度的研究结论。

       再次,在研究框架的搭建上,全文紧扣“代际环境行为互动”和“家庭影响因素”这两个关键词,通过对数据与访谈资料的挖掘,层层深入地论述了两个关键词的相关性和其中隐藏的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构建以家庭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培育体系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思考和实践路径的探索,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最后,在研究思路和论述方式上,文章首先描述了当前青少年与父母的环境行为互动,而后分析了家庭内部因素与家庭外部因素对互动产生的不同影响,接着发掘了隐藏在影响因素背后的深层矛盾,最后深入探讨了解决这些矛盾的可行性方案和进一步强化代际环境行为互动的策略。从整体来看,各部分之间具有较为清晰和紧密的逻辑关系。

四、研究难度

       本研究在构思和实施的过程中进行了较为精密的设计。首先,问卷分为学生卷与家长卷一套两份,并加以编码配对,以便准确地提供代际环境行为互动的信息。其中,为了对代际关系加以测评,在参考“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等工具的基础上,专门设计了“亲子关系测评量表”,并进行了试调查和信度检验。其次,问卷调查覆盖XX市10个区县内的13所初、高中,在每所学校中依次抽取年级和班级,并将班里所有学生及其父母一方作为调查对象。最终,发放问卷共790套,回收有效问卷684套。再次,还对15名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入户访谈。整个调查过程耗时长、细节多、工程量大,但为本文的论证提供了切实可靠的数据和信息。

五、成果价值

       本文的理论价值在于:对环境行为理论进行了补充和拓展,以互动代替单一个体的行为,并从这一新的角度来分析环境行为在家庭场域和亲子关系中的内涵、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此外,本研究还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对代际反哺理论进行了检验和纠正,并以代际环境行为互动的现状为依据,论证了“小手拉大手”的低效性。

       本文的应用价值在于:一方面,实证研究所提供的论据有助于改变以往以学校为中心、以青少年为对象的环境教育模式,换之以构建从家庭出发、以家长为关注重点的生态文明培育体系;另一方面,提出系统性的构建方案,将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组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全部纳入培育体系,并建议调整目前的教育导向,以形成多种社会化载体的合力,由此提升家庭环境教育的自发性与影响力。


作者信息

第 1 作者 : 吴真

文章

期刊名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年份: 2019
月份: 01
期数: 1
附件(封面):

封面.jpg

附件(目录):

目录.jpg

附件(正文):

代际环境行为互动及其家庭影响因素探析.pdf

Archiver | 小黑屋 | 纠错 | 设为首页

© 2001-2017 Comsenz Inc.

Copyright 2017 山东省社会科学数据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鲁ICP备10000421号-3)

返回顶部
X
选择其他平台 >>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