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机构科研科辅财政金融研究所专家观点
    
朱孟晓:找准发力点,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发布时间:2023-08-15 10:44  作者: 朱孟晓        来源: 《大众日报》2023年8月15日 阅读量: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工作。会议提出,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使消费潜力充分释放出来。”今年以来,山东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各类促消费政策和活动显效发力,消费活力持续释放,有力支撑经济回暖向好。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山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1%。上半年山东在提振消费方面有哪些亮点?在冲刺三季度、决胜下半年的关键节点,山东又该如何精准发力,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消费增长趋稳上升,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今年上半年,我省各地把提消费、扩内需作为着力点,聚力于消费潜力的释放和消费活力的激发,加快优化完善消费市场环境、提升基础建设与公共服务水平,提供有力政策支持。我省各类发展主体协同合力促成了经济回稳回升、显效发力的良好态势。
  消费增长性指标稳定上升。总量上升、增量提速体现了发展基本面的定力和潜力。今年上半年,山东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1%,高于全国8.2%的水平,为全国总量和增量回稳上升贡献了山东力量,与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相比也体现出一定的优势。上半年山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的增速,比一季度提高3.5个百分点,呈现出积极向上的趋势。就城乡比较来看,城镇市场实现零售额14192.4亿元、增长9.0%,乡村市场实现零售额2680.8亿元、增长9.8%,由此可以看到,农村市场具有更大的消费潜力与需求。消费增长性指标的积极表现充分体现消费需求拉动的稳定力和向上力,为供需良性循环提供了有力支撑。
  消费结构性指标调整提升。消费结构调优与需求升级成为重要的发展特征。通过消费结构性指标可以发现总量增长的活力和潜力。首先,分消费类型看,上半年山东省商品零售额14925.8亿元、增长7.8%,餐饮收入1947.4亿元、增长20.2%。由此可看出,餐饮消费虽然体量不大,但其高速增长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推高至9.1%。相对于非基本、升级类消费需求,餐饮消费可以更多体现出居民积极外向的生产生活行为活动。其次,分商品类别看,基本生活类和升级类商品销售皆呈现同步向好趋势。其中,限额以上日用品类、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分别增长9.9%、8.2%、13.3%和10.2%。线上消费依然保持热度和强度,实现了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6.4%,拉动全省限额以上零售额增长3.4个百分点。消费结构性指标调整提升的重要启示在于,一方面需要充分重视基本类生活类的消费潜能释放,紧密配合升级类消费项目需求、促进升级潜能释放;另一方面,需要适应数字化发展模式,积极培育消费新业态新形态。消费发展的结构效应与增长效应是内在一致的,即结构调整可为总量增长提供腾换空间和潜力。
  消费获得相关领域协同发展支持。消费领域的发展是“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等各类因素最大限度释放显效的结果。全省生产供给持续好转,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获得较快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民生保障更加稳固,这都与消费领域发展形成协同效应。上半年,全省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64.3万人、同比增长4.1%。山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09元、同比增长6.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736元,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25元,增长7.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高技术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7.7%和27.6%,大幅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分别为11.8%、13.9%)。接触性服务业回正提振,服务经济加速恢复。同时,财政金融协同发力,加强民生保障改善,加快补齐短板,筑牢民生底线。可以说,消费潜力的释放与需求升级离不开收入增长、供给动能提升、民生政策激励等方面的有力协同。
  总体来讲,消费领域表现出稳中向好、后继有力的发展态势,供需良性循环机制获得增强。但同时也需要看到,以上诸多方面发展成效是建立在前几年受疫情影响、增长不力的基础上而实现的,消费增长升级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各领域的协同效应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找准发力点,进一步增强消费可持续力
  上半年全省消费领域取得了良好发展势头,第二季度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比一季度实现更快提升,蕴含了提增之力、上升之势。下一步,山东应依托经济整体回升向好的基础,找准发力点,进一步增强消费可持续力。
  丰富优化平台和场景建设,发挥中心吸附与辐射效应。线上线下、有形无形的各类市场中心是消费需求交易的集散地,对消费潜力释放具有标识引领与实际支持效应。应不断丰富优化消费平台,加强消费场景建设,不断优化平台场景结构。面向消费体验化、服务化升级,要强化打造标志性消费中心、沿中心街与外围消费线路,增强消费中心化、网络化协同互补效应,发挥中心吸附与辐射效应。
  推动消费需求与文化赋能融合,促进需求理念与品质升级。文化与消费之间的融合日益深化扩展,为品质化品牌化发展厚植内涵底色。应着眼文化要素的内化力和向上力,倡导积极、先进的消费理念,加强文化地理品牌的吸引和融合,发挥文化旅游带动综合消费的特有优势,合力培育“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品牌。文化发展具有高融合度、绿色安全等特点,应联合教育产业、旅游产业、信息产业及数字产业,实现集群式发展,不断适应消费需求升级的发展要求。
  聚焦休闲节假时间与空间消费经济,强化流通建设与服务支持。随着消费需求升级,服务类、体验型、社交化消费项目的综合带动作用日趋强大。休闲经济、节日经济、假日经济所蕴含的消费力量日益显性化。同时,这些集聚模式的消费实现也容易造成堵点痛点,对消费潜力释放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针对休闲节假消费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集聚现象,应通过流通建设与服务支持,组织专项资源和人力,增强应时、应景和应变服务能力,不断促进休闲节假时间与空间消费经济。
  增强各领域协同互促效应,形成消费、就业、产业联动发展机制。消费提振重在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增强信心和预期激励,二是提高居民收入与消费能力,这两方面都需要依托各领域协同互促发展。应畅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经济循环,加强消费、就业、产业各领域的协同配合,理顺消费需求、收入来源、就业提增、产业发展之间的逻辑链条,促进消费与投资、供给与需求互为支持,形成各领域联动发展机制。
  加强基础与保障双支撑,不断提升消费基础性地位
  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需要着眼长效发展机制,加强基础与保障双支撑,不断完善消费相关基础设施,优化提升消费基础条件与环境,强化政策激励与保障功效,促进消费需求潜力充分释放。
  加强基础建设与公共服务支持。不同规模和层级的城市、城镇、市场应以挖潜承载空间与完善服务功能为着力点,不断补齐基础建设短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区域生产生活布局,打造区域、地块、社区等各层次消费中心,为消费活动创设集聚型与疏导型相结合的适宜空间。要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针对消费空间布局,加大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投入,推动公共服务升级。要推动基础建设、公共服务与场景创新相结合,多元化挖掘消费潜力。
  优化提升消费服务条件与环境。一是着力在消费场景打造提升方面下功夫,以现代技术应用为支持推动体验型、服务型、综合型消费模式发展,创新化、融合化打造新型消费业态。二是契合大众需求合理规划、布局消费网点,提高消费便利化水平。三是着力在消费与文旅融合方面下功夫,在地理空间、场所主题、产品内涵上加强文化标识嵌入与品牌融入,为消费场景、项目与活动注入文化内涵意义,从文化发展视角构建现代消费理念,提升消费品质。四是加强市场供给主体的质量信用管理监督,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冲突争议解决机制,建立健全供需主体征信系统,营造公平透明的消费市场环境。
  完善政策激励与保障体系。政府部门需要从政策层面加强消费支持、激励和引导,推进住房、教育、文化、医疗、就业、养老等政策密集型领域深化改革,为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提供配套支持,着力解决消费抑制问题,提高居民消费倾向,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推动消费支出配置优化。为此,面向公共行业、重点产业改革发展,政府要加强与行业、产业部门的协同,合理有效配置公共资源,提升规划、管控和治理效能,疏通矛盾聚集点,降低不确定性,不断提升消费意愿和预期。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财政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编审: 张文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