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科研科学研究立项课题
    
山东社会科学院省情研究院课题组:数据背后的百姓生活
——山东省经济社会综合调查主要数据报告摘要
发布时间:2016-01-21 15:54  作者: admin        来源: 《大众日报》2016年1月20日 阅读量:

编者按:检验发展成效,群众生活是重要尺度;制定政策措施,民情民意是根本依据。由山东社会科学院主持的山东省经济社会综合调查,是一项覆盖全省的综合性、连续性社会调查,调查以详备数据展现了我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研究当代我省民众生活史的重要材料,也为掌握民情、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我们截取调查报告的部分内容予以刊发。

收入:财产性收入不高

受访者人均年收入33551.2元,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45388.5元,农村年人均收入19940.5元,城乡收入比为2.28:1。其中,劳动/职业收入(包含经营性收入)25899.2元,占77.2%;转移性收入4501.9元,占13.5%;财产性收入2374.6元,占7.1%;其他收入775.6元,占2.3%。

001.png

城乡收入构成中,城镇居民劳动职业收入33103.1元,占72.9%,财产性收入3890.9元,占8.6%,转移性收入7353.7元,占16.2%;其他收入1040.8元,占2.3%;农村居民劳动/职业收入(含经营性收入)17616元,占88.3%,财产性收入631.1元,只占3.2%,大大低于城镇,转移性收入1222.7元,占6.1%,其他收入470.6元,占2.4%。

调查显示,受访者家庭月均支出4196.3元,其中城镇家庭月均支出5432.6元,农村家庭月均支出2775.9元。从消费支出构成看,受访家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1155.3元,占27.5%;医疗支出580.1元,占13.8%;人情往来支出527元,占12.6%;子女教育支出502.7元,占12%;服装、饰品等支出366.5元,占8.7%;住房贷款缴费303.2元,占7.8%;而用于图书、杂志等文化产品的支出仅38.5元,仅占0.9%。

交通:一半城镇居民最关注拥堵

68.3%的受访者对其住所附近的交通状况表示满意。居民最常使用的两种出行方式是“摩托车或电动车”以及“步行”(个案百分比分别为61.6%和43.8%),上班或上学需要在路上平均花费19.7分钟。在各类交通问题中,城镇居民最关注“道路拥堵问题”(50.9%),而“行车违章、安全问题”则在农村居民中最受关注。关于公共交通中存在的最主要问题,26.9%的受访者认为是“班次太少”,其次是“路线设计、站点布置不科学”和“车内太拥挤”,分别占17.5%和16.6%。

社保:家庭养老依然是农村首选

随着我省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和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趋缓,老年人口抚养比的上升和养老保障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全社会面临巨大的养老压力,十三五期间,养老问题将是我省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本次调查显示,在“您将来打算/目前主要靠什么养老”的回答中,选择“离退休金/养老保险金”、“个人储蓄”和“家人供养”的居前三位,分别占57.8%、43.9%和38.9%,但城乡居民在养老方式的选择上还是体现了较大差异。调查显示,城镇居民中社会养老是首要选择,高达70.5%的受访者选择用“离退休金/养老保险金”养老,其次是靠“个人储蓄”和“家人供养”;但在农村,48%的受访者选择“家人供养”,家庭养老依然是农村居民首选的养老方式,而用“离退休金/养老保险金”和“个人储蓄”养老的分别占43.1%和42.6%,居第二、三位。

002.png

调查显示,93.7%的受访者参加了社会医疗保障,其中城乡参保率分别为92.9%和94.5%,农村覆盖水平还略高于城镇。在其参保险种中,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67.5%)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8.5%)的共计96%,是最主要的参保险种。

虽然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社会养老和医疗保险中的城乡差距正在进一步弥合,但在其他一些福利待遇方面,城乡差距依然明显。调查显示,除了在“子女医药费报销/补贴”这项福利待遇享有上农村高于城镇外,其他福利待遇方面,城镇居民的享有率明显高于农村居民,尤其是在“带薪年假”、“住房公积金”、“住房福利”及“取暖补贴”方面,城镇居民享有率均是农村居民的5倍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倍。

环保:高学历者和年轻人是主力军

 对于当地政府环保方面所做的工作,43.3%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做了很多努力,且有一定成效”,20.3%认为“取得了明显成绩”,大多数人对当地政府的环保努力给予了肯定。不过,环境保护并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环保行动参与程度与文化程度呈正比,与年龄呈反比。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和19岁以下年龄群体的环保行动平均参与率分别高达76.5%和73.2%,是环保行动参与度最高的群体。高学历者和年轻人是环境保护的主力军。

买房:城镇看地段,农村看价格

本次调查的受访者户均居住面积127平方米,其中城乡户均分别为104.6平方米和153.7平方米。农村居民的住房95.2%属于自建房,城镇居民的住房性质相对多元,41.4%属于商品房,19%为动迁安置或回迁房,17.7%为自建房,此外,房改房和经济适用房共计占14.8%。关于住房的产权归属,46.1%属于自己本人,29.8%属于配偶,10.8%属于父母。

调查表明,20.9%的受访者表示会在“未来五年考虑购房”,这些具有购房意愿的人中,90.4%表示会在本市买房。关于购房时所考虑的因素,城镇居民最关注“住房所在位置”,关注此因素的城镇居民占64.3%,其次是“每平方价格”和“住房面积”;而农村居民则最关注“每平方价格”(关注率达73.2%),关注的“住房所在位置”和“住房面积”的分别占61.5%和40.4%,分列第二、三位。

003.png



人情:六成人看病时找关系

随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中国正在由人情社会向契约社会、法治社会转变,但人情关系的影响依然较深。调查显示,66.3%的受访者在“看病就医”时会找人帮忙,在“求职找工作或自主创业”及“孩子入园、入学、升学”时找人帮忙的分别占38.8%和37.5%,“买车、买房”、“找对象、结婚”、“打官司”和“贷款”时找人帮忙的人也均占三成以上。城镇居民最经常找人帮忙的事情是“看病就医”(68.4%)、“孩子入园、入学、升学”(42.9)和“求职找工作或自主创业”(41%),但在农村,“找对象、结婚”时找人帮忙的占(38.1%),仅将于看病就医(63.5%),“求职找工作或自主创业”找人帮忙的占35.8%,居第三位。

004.png

生育:已有一孩,仅15%想要二孩

调查显示,84.4%的受访者认为一个家庭中有两个孩子最为合适,89.9%的人认为生男生女都一样,未有明显的性别偏好。“全面二孩”实施后,城乡居民的生育意愿会否被推高?调查显示,50岁以下的受访者中,只有26.1%的人表示“将来打算要孩子”,在已经有一个孩子的家庭中,还打算要孩子的比例只有15%,总体生育意愿较低。另外,女性生育意愿明显低于男性,农村居民明显低于城镇居民。生育意愿最高的为城镇男性,“将来打算要孩子”的比例占39.2%,农村女性生育意愿最低,只有15.5%的人打算要孩子。造成这种低生育意愿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年龄,30.6%的受访者出于“年龄太大,有生育风险”而不打算要孩子,因为“经济条件不允许”和“没有时间精力”的分别占22.6%和18.2%。

法律意识:多半居民不打借条

   95.4%的受访者认为“自觉自愿遵纪守法是百姓的义务”,81.9%的人对现有法律法规的作用表示认可,认为“目前法律法规的制定能够将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而且法律意识正在逐步渗透城乡居民的日常生活。调查显示,在问卷所设计的“有很多途径能够学习法律知识”、“遇到纠纷时,我会首先选择法律途径”等6项反映居民日常法律意识的行为和习惯中,79.2%的受访者表示在“签订合同时会先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76.3%和76.1%的人表示“遇到纠纷时会首先选择法律途径”和“有很多途径学习法律知识”,63.2%的人在“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时,知道如何维权”,而“亲朋好友借钱时,会要求他们打借条”和“平时购物吃饭,会索要发票”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分别只占45.8%和37.7%。虽然农村居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体现了一定的法律意识,表示在“签订合同时会先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遇到纠纷时会首先选择法律途径”和“有很多途径学习法律知识”的人所占比例均超过70%,但六项反映日常法律意识的行为和习惯的发生率,城镇居民全面高于农村居民,总体而言,城镇居民的法律意识高于农村居民。

005.png

调查显示,关于法治社会建立的难点,36.4%的受访者认为是“公众的法律意识淡薄”,18.4%认为是执法者“执法不公”,16.4%认为是“目前法律不够完善”,认为“相关信息不公开透明”和“监督不严”的分别占14.4%13.4%

公共服务:住房保障最不满意

本次调查所涉及的四大项公共服务项目中,满意度最高的是是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公共教育服务,平均满意度分别为62.4%和60.6%,住房保障服务满意度最低,只有35.4%。在其所含各项中,除“农村危房改造”满意度(46.8%)相对较高外,其余服务项目的满意度均低于35%,其中“房价调控”的满意度最低,只有27.3%。在“当地最需要加强的住房保障公共服务”中,选择“房价调控”者高达59.7%。另外,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项目中,“食品药品安全”的满意率最低,只有51.5%,其中城镇居民的满意率更是仅有43.9%。在“当地最需要加强的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中,“食品药品安全”选中率最高,达42.9%。 

未来预期:东部乐观程度最高

对全省未来的总体经济形势,52.9%的受访者表示乐观,其中对“经济发展前景”、“企业发展前景”、“出口形势”表示乐观的分别占76.8%、62.8%和54.9%,而对“日用消费品价格控制”和“就业形势”和“房价控制”的乐观程度相对较低,对此三项表示乐观的分别只有45%、40.8%和36.9%。调查显示,城镇居民对我省未来总体经济形势的乐观程度低于农村居民,尤其是对“日用消费品价格控制”、“就业形势”、“房价控制”三方面表示乐观的比例均不足四成。

006.png

从分区域的情况看,东部对全省未来的总体经济形势的乐观程度最高,对各项上述六项指标表示乐观的平均占55.7%,中部次之,平均55.1%,西部最低,只有42.1%;东部对“经济发展前景”、“企业发展前景”、“出口形势”的乐观程度为各区域最高,东部对此三项表示乐观的比例分别为80.2%、67.6%和60.5%,中部对“日用消费品价格”的乐观程度最高,占47.8%,而西部对各指标的乐观程度均列各区域最低,尤其对“日用消费品价格控制”、“就业形势”、“房价控制”和“出口形势”表示乐观的比例均不足四成。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