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科研科学研究学术论文
    
涂可国: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研究之二
发布时间:2015-12-02 10:26  作者: admin        来源: 《理论学习》2015年第4、5期 阅读量:

涂可国.jpg

十八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它纳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战略中加以谋划。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化的重要讲话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而其中之一最值得注意的是,他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就传承创新和挖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发表了重要讲话和做出了重要批示,提出了许多新论断、新思想和新观点,向世人充分表明了新一届党中央科学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在中国社会处于不断转型的历史背景下,为何习近平为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呢?这是因为在他看来它具有三大方面的当代价值:一是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二是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支撑,三社会发展的宝贵精神资源。

一、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深刻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1]。这里,毛泽东明确指出了清理古代文化以吸收其民主性精华是提高民族自信心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孔子研究院座谈时也强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做到“四个讲清楚”,以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从根本上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高民族自信心的重要性,来源于它从以下三个方面有助于推动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

一是具有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普遍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2]作为建立在血源关系、小农经济和宗法封建制基础上的中国传统文化,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社会环境、生产水平和认识能力等的限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有许多如封建迷信思想、男权主义、等级制、人身依附、愚忠愚孝等不能适应现代化,因而必须进行批判反思,进行解构舍弃,进行转换创新,决不能像有些人那样搞崇古复古。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特殊性又有普遍性,既有时间性又有超时代性,作为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古老文化,由于古代和现代拥有共同的人性结构、需要结构、实践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及面临共同的社会人生问题,它蕴含着众多推动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人生智慧、治国方略和社会理想等。且不说中国传统文化所展现出来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在内的民族精神曾经为中华民族的救亡图存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且不说中国传统物质文化资源已经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的要素和源泉,即使是儒释道等思想观念文化如天人合一、节俭反奢、协和万邦、忠恕而行等,在今天看来许多也能够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和普遍价值,具有消解“现代化病”——现代工具理性主义和唯科学主义造成的某些弊病的后现代特质。只要结合当代中国社会现实充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定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历史根基,从而提高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自信心。

二是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他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发表讲话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3]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悠久而又博大精深的符号系统,它具有好坏、善恶、文野、正反等多种“悖论”,因此对之应持“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态度,而不能像文化国粹主义和极端保守主义那样加以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陷入盲目自信,也不能像民族失败主义那样极力贬低乃至全盘否定,因为这势必导致民族文化精神、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丧失。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历来对中华传统文化既承认其具有“精华”又肯定其具有“糟粕”。即使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共产党人也没有把传统文化视为完全“无用”的垃圾和包袱全部抛弃,也注重利用法家文化、戏剧中医等传统文化要素。进入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我党明确提出并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复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在党的文件和报告中把中华传统文化界定为 “深层精神追求”、“独特精神标识”、“丰厚滋养”、“宝贵精神品格”、“崇高价值追求”、“强大精神力量”等,从不同角度肯定了中华传统文化蕴藏着值得吸收的宝贵财富,表达了对其优秀特质和重要作用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无可否认,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追求、宝贵的精神品格、优良的道德传统、健康的理想人格和合理的价值观念等宝贵精华。只要尊重历史事实充分肯定这一点,且加以区别性对待和批判性继承,就会对传统文化抱有敬畏感和自豪感,就会增强中华民族文化价值的认同度和自信心,就会因有深厚优秀传统文化作支撑而对建设文化强国和实现民族振兴充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

(三)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有特征

当今之所以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在于它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多种突出的独有特征,并藉此提高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1、历史悠久。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直以文明古国著称于世。首先,中国具有五千年的史载历史。据考古发现,早在170万年前华夏大地上就生活着云南“元谋原人”。如果说“三皇五帝”时期属于远古神话传说时代的话,那么自从商朝遗址被发现后中国历史可以确证追溯到五千年之前。其次,中国具有长久延续的文化传统。中华文化大系统中有些部分自从从殷代创始起一直延续到现代而未见多少改变,譬如祖先崇拜、天地崇拜直到如今仍在民间社会中流传着,确证了中国文化历史的悠久性。其次,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未曾中断的古老文明形态。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包括三大古国文明在内的人类文明类型,有的早已夭折和流失,有的早已被消融和代替。有的文明类型如美国文明虽然得以延续,但历史短暂。中华文明迄今为止是世界上唯一拥有五千年历史沿续下来的古老文明。

2、丰富多样。

自古以来,中华大地人杰地灵,人文荟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创造了无数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传统文化汇聚了56个民族的文化,容纳了众多不同类别与形态的地域文化,如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云贵文化、巴蜀文化、三秦文化、三晋文化等。它蕴藏着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既有道家文化、儒家文化、墨家文化、佛家文化、兵家文化等精神文化资源,也有如画像石、陶瓷、遗迹、遗址、故居等物态文化资源;既有运河文化、海洋文化和名山文化等自然人文资源,也有寺庙、塔窟、摩崖、佛像、道观等宗教文化资源;既有风筝、年画、剪纸、陶瓷、琉璃、丝绸等民间文化资源,也有祖神祭祀、婚礼丧礼、年节习惯、衣食住行等民风民俗资源;既有历法、算术、医药、农学以及四大发明等科技文化资源,还有抗战文化资源、革命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等等。

3、精深独到。

虽然世界各国思想家提出了许多同中国思想家共同或相近的思想观念,例如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原则、罗梭的“同情心”,但中国古圣先贤基于理性的沉思作了独到的解释,提出了许多闪光的思想和高深的学说,对诸多伦理范畴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如“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知耻近乎勇”等,从而为人类的智慧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毫无疑问,历史上中华传统文化在对外文化交流过程中吸收借鉴了许多外来文化,如印度的佛教文化和西方的科技文化,因而可谓中外文化有机融合的结晶。但是,它并不像个别西方文化中心论者和单一文化传播论者所说的那样完全为外传的(法国人拉克伯里力主中国太古文明如八卦发源于西方),而主要是本土自本自根、自主自创的,如汉字、骨卜、丝蚕、气功、京剧、汉服等都是独创的。

4、特色鲜明。

作为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文化传统,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世界文明多样性的象征,富有强烈的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从而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这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以儒学、道学、佛学、兵学、墨学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广泛,传播到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等邻国,甚至还影响到欧美国家;形成和凸显了“以人为本”、“仁者爱人”、“内在超越”、“民为贵”等人文主义传统,“成人成己”、“与人为善”、“修己安人”、“主忠信”等社会本位主义传统,以及“见利思义”、“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道德主义传统;以其独特的语言范式(如阴阳、五行、理器、穷达等)、思维模式(如辩证思维、整体思维、二元思维、象思维等)和修辞手法(如引用、比喻、对偶、排比、设问、借代等)等表达和阐发核心思想和崇高情感,语言凝练,哲理精辟,极具感染力和生命力,像这一类的文化传统数不胜数、得天独厚,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象征符号。

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支撑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基于对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这一文化战略地位和作用的深刻把握,在我党历史上创造性地提出致力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要求。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根据新的时代背景强调指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文化的历史纵向发展高度明确揭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4]这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潜在的国家文化软实力,也是现实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它在历史长河中逐渐积累、沉淀而流传至今,并内化为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和行为模式的动态性“活”文化,它同外来型文化、自创型文化一起共同建构了中国当代现实文化“三位一体”的有机体系,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为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不竭源泉,本身也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这正是当今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所在。

(一)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不竭源泉

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特色鲜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宝藏,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它越来越成为当代文化凝聚力、创造力、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源泉。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成为发展旅游、观光、休闲、求知的人文资源,二是成为文化贸易、文化招商、节庆会展等的载体资源,三是成为增加文化产品文化含量、提高文化产品知名度的品牌资源,四是成为作为吸引文化消费者的重要变量容纳于精神文化产品、提高其附加值的要素资源,五是成为致力文化创意设计、思想理论创新,激发文化创造活力和灵感的智慧资源。

所谓文化软实力,实质上就是由思想理论、价值观念、道德品行、人格品性、风俗习惯、科学技术、文化事业(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文化产业、教育体育、文化市场、文化资源和文化环境等所展现出来的吸引力、感召力、创造力、凝聚力和生产力。与现实文化不同,传统文化即使再优秀、再丰富,如果不加以转化性利用和创新性发展,就永远只能停留在“源泉”的原始状态,就只能是潜在的文化软实力,尚构不成现实文化软实力。传统文化具有可传性和共享性,在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竞争更加激烈的全球化时代,它势必成为各国争夺的对象,本国不挖掘利用,他国会挖掘利用,并转化为别国的文化软实力,美国利用中国的“花木兰”故事打造成动漫精品赚钱大量外汇即是显例。现实生活中,一些地区、一些人拥有宝贵的传统文化金山、银山,却缺乏发现的眼力、开发的魄力和转化的能力,使之“藏在深山人未识”,造成白白浪费、损失。正因如此,2013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讲话指出,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按照这一指示精神,只要在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的基础之上,实现活态传承,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一定能够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潜在的文化软实力优势转化为现实的文化软实力优势;只要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广泛吸收其丰富的营养,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就一定能够根深叶茂,茁壮成长。

(二)价值整合力的重要构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中国社会制度、组织机制、发展模式和国家形象等一起都是当代中国软实力的有机要素,它渗透、体现在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构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软实力,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而言,它显示为价值整合力的重要构成。

价值观特别是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化系统中内在深层、相对稳定而起主导作用的成分,是人精神活动的中枢系统,具有调节人的行为、维持社会秩序、推动社会发展的整合感召等精神力量。一个国家的主导价值观是否科学健康合理、是否能引人向上向善、是否能激发社会活力,是衡量其软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5]

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说,由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所阐发的一系列传统显性价值观如仁爱孝悌、修己安人、谦和好礼、诚信友善、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勇毅力行等,特别是“仁义礼智信”五常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古八德,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倡导、主流意识形态的宣扬和民间社会的传布,得到了古代社会绝大数民众的认知和认同,犹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所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其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6]即使在当代,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仍然呈现出较为旺盛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例如由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价值规范已经纳入《世界宗教伦理宣言》、挂在世界联合国大厦走廊墙上,从而彰显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独特魅力。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价值观和精神世界的深厚根基,也是涵养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显而易见,由24个字组成、包括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批判性地继承吸收了亲仁善邻、协和万邦、和而不同、上下俱富、民贵君轻、以民为本、均平中庸、修己安人、克己制欲(存理灭欲)、精忠报国、以私利公、与人为善等价值观念。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传统和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只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7],并将之融入核心价值观体系中,就将有助于夯实核心价值观参与世界竞争的深厚历史根基,从而共同提升传统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的整合力和影响力。

(三)民族凝聚力的有机要素

民族文化是影响民族吸引力、感召力和协调力特别是凝聚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当今中国努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从多方面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

1、共同的文化基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尊重各民族文化多样化发展的基础上吸收各民族文化优秀成果融汇而成、以华夏文化为主体的多元一体文化类型。经过长期的社会化,它逐渐积淀成为中华民族成员共同的文化基因(如忠孝传家等),成为联结56个民族凝聚在一起的文化纽带。作为某种“集体无意识”,作为文化创造与再创造的信息密码,它给民族成员带来了生存意义与社会秩序,在新时期大力倡导富有包容性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必将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及其文化的连续性、同一性和统一性,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2、共享的文化认同。

由于社会多样化导致文化多元化、封建传统意识形态残余因巨大历史惯性而延续,由于市场经济发育不健全不完善、西方各种各样文化思潮的涌入,由于激进反传统主义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也连带遭到批判和摈弃,严重地削弱了先进文化对整个社会的整合功能,导致我国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出现分裂和认同危机。然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强盛、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和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以及遏制现代化弊端的诉求,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价值将得到再认知、再发现以致再认同,为解决当代中国存在的思想混乱、精神乏力、信仰迷失等问题提供文化资源,为民族凝聚力的发展提供历史支撑。

3、共有的精神家园。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在谈到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时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中国文化发展史表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蕴育了中华民族崇高的精神品格,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美德,培育了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理想,创造了个人待人处世和国家自立自强的行为规范和生存智慧,为中华儿女精神文化生命的成长提供深厚的土壤、环境和营养。如果说它在传统中国社会为每个国人注入了强烈的家国情怀,为各族同胞提供了牢固的价值认同,为广大民众创立了可靠的安身立命之所,从而构建了共同永久的精神家园的话,那么,在当代,它作为当代中国文化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必将成为重建中华民族及其成员精神家园的宝贵资源,成为凝聚海内外炎黄子孙共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力量源泉。

(四)思想创造力的基石

思想是人类行为和文明的基础和先导,是一切文化当中最为重要、最为精致的组成部分,正是依靠思想的范导力、推动力、影响力中华文明才生生不息并长期保持优势地位。今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固然必须是全方位的、整体性的,但是最有价值、最应用力的是挖掘传统思想文化的当代价值。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中关注的重心所在。

在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思想文化所展现出来的思想凝聚力、感召力、影响力等的巨大作用不可忽视,对此下面将有所涉及,这里仅就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增强当代中国思想创造力的意义做一分析。创造的主要内容就是创新,而创新历来是文化进步和发展的动力,是思想文化永葆生命力的不竭源泉。早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期,中华大地上就诞生了老子、管子、孙子、孔子、墨子、孟子、荀子等一批思想巨人,他们在总结与归纳古圣先贤经验思想的基础上以其巨大的创造力提出了至今影响人类思想世界的道家思想、兵家思想、法家思想、儒家思想、墨家思想,等等,后世思想家有损有益,有的还直接创发了用以推进中华文明进步的各种思想理论。学习借鉴他们的思想创造热情和创新精神,将激发当今知识分子积极投身于思想学说创新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事业,以弥补我国思想文化创新力的相对不足。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不仅为当代思想创造创新注入精神动力,更值得指出的是,它还为当代思想创造创新提供丰富深厚的材料和滋养。正是通过对中国传统“执两用中”、“实事求是”、“相反相成”、“知已知彼”等思想观念的熔铸、补充、修正和改造,毛泽东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了“实事求是”思想方法路线、“矛盾转化”辩证法等一系列丰富的思想,赋予毛泽东思想以民族形式和民族气派。新时期以来,正是吸取中华先哲所阐发的“大同小康”社会理想,“和实生物”、“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等思想观念,我们党结合时代特点和时代需要加以创造性传化,提出了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文化和和平发展等方面的战略思想。就儒学这一“中学”或“国学”主体而言,一些现代新儒家积极吸纳会通西学对儒学进行新创造,梁漱溟创立了“新王学”,冯友兰建构了“新理学”,熊十力则构建了 “新唯识论”,等等;伴随着“儒学热”的兴起,大陆一些学者也创新性地发展出独具特色的“和合学”、“新仁学”、“仁学本体论”,等等。思想创新并不全是从无到有,既可以是原创,也可以是推陈出新。“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8]

当前,只要大胆剔除传统文化中崇古、专制、保守、一统、独尊等有碍于思想创新的消极落后因素,挖掘其中激发思想创新的合理成分,就一定会使思想文化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竞相迸发,使思想文化创新成果充分涌流,从而极大地增强中华民族思想创造力。

三、社会发展的宝贵精神资源

之所以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当代价值,还在于它可以为我国社会个人的健康发展提供各种宝贵的精神资源。

一是提供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9]客观地说,中国传统文化是对古代中国农业文明的反映,它强化农业经济和乡土社会,在一定意义上有碍于工商经济的成长,有碍于现代化发展。譬如中国传统的“农本商末”、“学而优则仕”、“存天理,灭人欲”、“无商不奸”或“无奸不商”等价值观念,这些道德至上的泛伦理主义同商品经济存在一定的冲突。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并不全是经济现代化的阻力,它自身也蕴含着许多促进社会发展发展的动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通过内化积淀在社会主体的心理文化结构之中,转化成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品格等,以此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二是提供个人发展的行为规范。

中国自古以来被誉为礼仪之邦和道德王国。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道德规范,它们是对中华民族在共同生活中逐渐形成的风俗、习惯、传统的集中反映。以礼教为基石、以五常德(仁义礼智信)和五常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传统道德规范,不只是具有建构社会秩序、约束个人行为的功能,还能够培养人在社会实践中学会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学会正确的待人处世。

1、中华传统道德规范可以塑造人的基本德性。

由中华传统所倡导的德目规范如仁义礼智信和戒律规范如约之以礼虽然是外在于人的普遍性东西,但借助于个体的社会化(包括教育、学习、社会生活的参与等)过程,而逐渐内化为个人的内在文化心理结构,被个体所接受和认同,并转化为个人内在的德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讲,中华传统对人发展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借助于中华传统伦范对中华国民品性长期模铸而展现出来的。反过来,这些德性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人对中华传统道德规范的认可和遵循。千百年来,正是在中华传统道德规范的不断熏陶、教育、激励和指导下,中国人逐渐培养出乐善好施、恭敬有礼、诚实守信、贵和尚中等品格。

2、中华传统道德规范能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调节人的行为。

中华传统所提出来的各种道德规范具有中心与非中心、高低层次之别,具有适用范围之不同,例如“已所不欲,勿施与人”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底线,而“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则是积极的较高层次的为人之道,这就使得中华传统的道德规范被赋予较广泛的适用性,使其能对人起着普遍的范导作用。与此同时,中华传统的任何道德规范虽然都是对当时宗法社会关系的反映,在一定时期适应了封建统治者维持社会秩序的政治需要,正因如此,它们才成为调整传统中国社会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支配和制约着以往中国人的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然而,中华传统道德规范又是人所应当做的社会要求,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它们均具有某种理想性特征,因而它们对人又具有提高行为层次和道德境界、锻造理想人格(内圣外王)的作用。

3、中华传统道德规范能够塑造中国人特有的民族品格。

中华传统许多道德规范,即使是其核心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在其他文化中(如摩西十戒)均能找到,因而是全人类所共同拥有的,但是,中国特殊的宗法小农社会和封建专制制度决定了中华传统道德规范具有独特的社会历史规定性,并为它的现实转化设定了不同的历史条件,使其打上泛伦理主义、人情主义、家族主义、人文主义等民族烙印。同时,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也根据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学术旨趣、社会地位等而赋予道德德目和道德命题以不同的解释和内涵,这些使得中华传统道德规范在实际上模塑了独特的中华民族国民性。

要改变当前中国社会规范真空、脱节、简单、含糊、冲突等问题,使人的行为规范化、合理化,重建社会礼治秩序,一方面要善于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规范文化,摒弃其中糟粕性的、过时的成分,吸收其中反映和调节人类一般社会关系的普遍性内容,如传统中国社会的五伦、礼俗等;另一方面则要根据现实社会生活概括总结出一些新的社会规范,提出并逐步完善人们在公共事务、公共角色、公众行为中的社会规范,加强社会教育和自我修养,使社会认可和共享的各种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促进我国制度文明发展。

三是提供个人发展的人生智慧。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座谈时强调要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当今社会和个人之所以要学习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根本目的之一就是力图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有用的人生智慧,以使生活更完美、人格更完善。中华优秀传统人生智慧十分丰富,能够锻造全面发展的个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学习各种文史知识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做到以学益智,以学修身。[10]他认为:“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11]这表明,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塑造德智美等综合素质。不过,习近平特别重视中华传统道德文化,认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12]今日弘扬中华优秀道德文化传统,可以为化解当前社会过度物质化、功利化、金钱化、个人化以及理想淡漠、良知麻木、道德沦丧等精神危机现象,可以提供赖以修养身心、健全人格的有益伦理智慧,能够引导人们向往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1]《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6月第2版,第707708页。

[2]《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

[3] 2015227日, 新华网。

[4]参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的讲话》。

[5]参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6]参见《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重要讲话》。

[7]参见《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8]参见《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9]《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的讲话》。

[10]《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11]《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12]《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