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科研科学研究
    
光明日报调研组:绘就千里海景图——山东建设海洋强省的实践和启示
发布时间:2023-04-28 10:45  作者: 光明日报调研组        来源: 《光明日报》2023年4月28日 阅读量:

车来船往,装卸繁忙……山东港口各码头一派热火朝天的作业景象,经济发展的澎湃活力处处涌动。建港口、造重器、搞创新、抓生态……山东在海洋各个领域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

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绿色可持续的海洋生态环境,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贡献。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

近年来,山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紧紧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三个走在前”的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深入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探索出一条“科技引领、陆海统筹、改革推动、合作共赢、人海和谐”的向海图强新路子,绘就了一幅气势磅礴的千里海景图。

1.耕渔牧海、筑梦深蓝: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加速崛起

春日时节,走进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来福士”)烟台基地,钢花飞舞,流光溢彩,为荷兰万沃德(Van Oord)公司建造的大型风电安装船正在进行焊接作业。在另一边,其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3060”系列2200T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船正在进行分段建造。

中集来福士“3060”风电安装船项目经理杨鹏说,从海上油气田到“海上粮仓”,再到海上风电,中集来福士通过自主创新,研发和掌握的“国之重器”越来越多。

放眼全省,“山东造”大国重器正不断向国际海洋工程领域最高科技水平迈进:全球钻井深度最深的半潜式海上钻井平台在山东诞生,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培养的首批大黄鱼端上百姓餐桌,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实现山东海上风电“零的突破”……

动力装备是海洋工程装备的心脏。依托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瑞重工”)、豪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海洋动力装备龙头企业,潍坊市2019年以来连续成功举办四届国际海洋动力装备博览会,累计签约项目87个,总投资额达到667.9亿元,走出了一条以会展为平台、园区为载体、项目为支撑、创新为驱动的海洋发展新路子。

企业在向海转型中尝到了甜头。天瑞重工最初是潍坊的一家单纯制造凿岩机的企业,产品比较单一。近年来,企业积极向海转型、产业向海转向,其船舶用磁悬浮发电系统装备研发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天瑞重工董事长李永胜告诉调研组:“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为企业发展创造了重大机遇,我们也充分尝到了向海发展的甜头。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向海进军力度,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不只是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等海洋新兴产业也犹如一支支如椽巨笔,在现代海洋产业发展的画卷上不断勾勒出优美线条。

山东在大力发展海洋新兴产业的同时,着力提升科技要素对海洋传统产业发展的贡献率,以绿色化、集聚化、高端化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开新花。

“我们在全国率先建设了现代海洋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筹建了‘中国北繁基地’,成立了全国首家海洋知识产权中心,目前正高标准推进黄石湾海洋经济区海头科创中心建设,着力打造全国首家以蓝色种业为特色、以海洋科创为引擎、以现代海洋产业为方向的国家级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烟台黄渤海新区海洋经济发展局局长马鲁峰告诉调研组,在烟台率先实施海洋牧场“百箱计划”,应用了亚洲最大量产型深水智能网箱、国内首座深水海珍品智能网箱、5G+全景海洋牧场应用深水智能网箱等一批新装备。

调研组先坐客轮,再乘着快艇,从烟台市区到长岛再到南隍城岛一路向前,远远看到在黄渤海交汇处,一座座智能网箱矗立在海天之间。

“经海1号”就赫然立于这片蔚蓝海面上。烟台经海海洋渔业有限公司科研部经理史春芳介绍,“经海1号”智能网箱上分布着500多个监测点,能够实时对水下的养殖、装备、水质、水文、气象等信息进行监测,还能对网箱内鱼的数量、运动习性进行统计分析,实现了近岸养殖向深远海拓展、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型、粗放经营向集约发展跃升。

传统产业提档升级,新兴产业崛起发力,山东正在加快打造全国海洋经济引领区。2022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16302.9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位,占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的17.2%,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18.6%,同比增长7.6%(现价增速),高于全国海洋生产总值现价增速1.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现价增速2.1个百分点。

2.港口整合、科技赋能: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

走进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目之所及,湛蓝晴空下,偌大的码头上无人驾驶的自动导引车穿梭其中,机器人自动拆解着集装箱锁垫……而行云流水般的“智慧运行”背后,是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一个又一个创新团队的不懈奋斗和默默付出。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项目建设负责人张连钢说,要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进行自主创新。

带着破釜沉舟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连钢创新团队”开始艰难探索。经过3000多次技术分析论证会,对码头的每个单元、每个细节、每个数据都反复论证,不断优化,形成了完整的码头设计和集成方案。经过近一年攻关,第一项“卡脖子”技术——桥吊电控系统上线运行测试,各项关键技术指标达到甚至超过业内领先水平;随后,自动导引车、自动导引车车队运行管理系统等关键技术也被一一攻破。

2018年,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二期建设项目启动,推出自主研发、集成创新的“氢+5G”等多项科技成果;2019年11月,自动化码头二期建成投用,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氢+5G”自动化码头;2021年6月,全球首创智能空中轨道集疏运系统(示范段)在青岛港竣工;2022年,集装箱码头智能指挥控制系统研发成功,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第九次刷新装卸效率世界纪录,青岛港再次站到了港口自动化领域的最前沿。

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的殷切希望,也是激活山东发展这盘棋的“棋眼”。调研组了解到,在山东绵长的海岸线上,不仅有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3个吞吐量超4亿吨的大港,30个沿海县(市、区)还遍布20余个大大小小的港区。消除“内卷”、形成合力,成为“解棋”关键。

2019年8月6日,山东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挂牌成立,迈出山东沿海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关键一步。

如今港口一体化改革已三年有余,成效如何?数字最有说服力:疫情之下,山东港口吞吐量连跨三个亿吨台阶、突破15亿吨,集装箱量较成立时增长25.8%、突破3400万标箱,分别稳居全球第一、第三位,增幅连年超过全国沿海港口平均水平。据了解,主要财务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与成立时比较,营业收入实现翻番,达839.8亿元。

港口整合,提升效率、增强综合实力,成效显而易见。同时,山东立足科技创新,为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设装上智慧“大脑”。

在港口智能化发展不断加快的当下,堆场货垛的信息获取普遍采用激光建模方式,100米左右长度的货垛,完整扫描下来至少20分钟,遇到垛位较高时,常常会因为扫描不到远侧背面而导致自动作业无法进行,还要远程手动干预,严重拖累生产效率。

山东港口日照港自主创新全天候堆场多融合智能建模系统,在堆取料机悬臂安装高频雷达和2D、3D激光扫描仪,只需堆取料机沿着垛位“看”一圈,即可完成堆料高度、垛形等信息采集,形成货垛三维建模,自动生成最优堆取料策略。山东港口日照港岚山公司科技信息中心主任杨丽华说,该系统无需借助第三方平台,真正实现扫描数据技术互补,建模时间小于10秒,相较于目前传统应用的建模方式,效率提高99%。

目前,山东港口日照港正在大力推进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建设,陆续建成投用10余类、50余台套自动化装卸设备,智能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3.人海和谐、绿色发展:持续改善海洋生态环境

在位于黄河三角洲的东营市利津县刁口乡沿海潮间带上,几台机械正在对互花米草进行翻耕作业。“现在清理的是零星复发的互花米草,经过这几年治理,潮间带上已看不到大面积绿色了。”利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海洋发展办公室主任张新告诉调研组。

互花米草繁殖扩散能力超强,侵占盐地碱蓬、贝类、虾蟹等其他动植物的生存空间,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

改善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互花米草治理是绕不过去的难题。2021年开始,利津县投资1900多万元,采用刈割+翻耕的方式对区域内互花米草进行全面治理,治理面积427公顷做到应除尽除。2023年,投资4400多万元实施盐地碱蓬修复工程618公顷,在4至5月、11至12月分两次进行播种,在清理互花米草后的潮间带区域种植盐地碱蓬。张新告诉调研组,互花米草治理和盐地碱蓬种植相辅相成,治理入侵物种、提高本土植被覆盖、恢复原生态本底环境,有利于加快滨海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进程。

调研组了解到,山东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用生态的办法修复生态,探索形成“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近两年,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水量、补水效率持续提升;修复淡水湿地20.6万亩,恢复盐地碱蓬、海草床6.2万亩,治理互花米草13.1万亩,实现了由陆海分割修复向系统修复的转变,有效提升了黄河口新生湿地的原真性、完整性。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固碳效果十分显著,对全球气候和环境有巨大调节作用。

走进威海南海新区昌阳河蓝碳盐生植物实验基地,威海市蓝色经济研究院的研究员们正在栽种柽柳苗木。“这些苗木由我们自主繁育,共约3万棵。”该研究院院长赵明波告诉调研组,这几年,他们在威海南海新区的5个基地不断实验,选育了近20种耐盐碱、高效固碳植物,修复了500亩左右的滨海湿地,修复重建了一条“柽柳生态岸堤”。

威海市大力发展蓝碳经济,印发全国首个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威海市蓝碳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年底,蓝碳经济将在全市海洋经济中占比超30%。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陈丕松表示,威海市将高标准建设唐启升、焦念志院士工作站等研发平台,开展海草床等碳汇资源调查、海带养殖全生命周期碳汇能力监测,加强与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等合作,推进海洋碳汇智能管理平台建设,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海草床修复,力争2023年实施两个海草床公益修复项目。

通过全面推行“湾长制”,在全国率先实现沿海市海岸带保护立法全覆盖,开展渤海攻坚海洋生态修复、“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等工作,山东全面加强海岸线、海洋保护地和滨海湿地生态保护,取得显著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整治修复岸线461公里,修复滨海湿地面积9075公顷。黄河口、莱州湾、庙岛群岛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整体呈改善趋势,渤海刀鱼等传统鱼类资源不同程度恢复,东方白鹳、黄嘴白鹭、苍鹰等迁徙鸟类数量明显多于往年。

4.几点启示

从跨世纪的“海上山东”建设,到“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再到今天的“海洋强省”建设,山东海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港口整合效能凸显,对外贸易增势显著;绿色发展稳中提质,金融支持更加多元;政策发力措施强化,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海洋意识是先导。近年来,山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召开山东海洋强省建设工作会议,制定《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和《海洋强省建设行动计划》,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汇聚起向海图强的强大合力。通过开展世界海洋日主题宣传、开设海洋特色课程等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的浓厚氛围,走出了一条面向海洋、倚重海洋,科学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依海富民、以海强省、陆海统筹的特色路子。

科技创新是引领。山东是新中国海洋科技事业的策源地,汇聚了全国40%的海洋科研力量,拥有全国现阶段唯一的海洋领域国家实验室——崂山实验室,承担的科研项目托起我国海洋科技的“半壁江山”。山东始终坚持“发展海洋科技、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主线,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整合海洋科技资源,增强全省海洋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推进海水淡化、高端海工装备、海洋生物医药、蓝色碳汇等重点技术攻关项目,以加速海洋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转化为突破口,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拉动技术储备,培育新兴产业,使科技成为海洋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撑。

绿色发展是方向。山东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全面落实“湾长制”为抓手,实行“一湾一策”机制,坚持精准治污,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推动海洋综合治理的强大动力。山东还将“绿色低碳”理念植入到产业发展和业态创新之中。氢能港口的建设,不仅使单机节省动力设备购置成本约20%,每年还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697吨。通过“节能降本”“环境优化”“提质增效”三者有机结合,山东交出一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产业体系是基础。在壮大海洋产业、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上,山东开拓创新,上下求索。2019年至2022年,山东累计培育省级“雁阵形”现代海洋产业集群9个,领军企业8个,全面提升了现代海洋集群协作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优势。依托完善的制造业体系,山东在海工装备产业链上下游加快培育一批“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企业,推动“链主”企业带动专精特新企业卡位入链共同发展。在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山东加大科技扶持和项目支撑力度,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长远发展,启动一批重大科研专项。

人才队伍是支撑。向海图强离不开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的支撑,山东提出“在加快建设高水平海洋人才高地上走在前”,突出人才引领创新的战略地位,依托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引进培育一批战略科学家、青年科研才俊和高水平工程师,加大对优秀海洋科技人才的发现、培养和资助力度,打造梯队合理、富有活力的高端海洋人才队伍。同时聚焦海洋产业人才培养,山东创新开展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蓝色人才专项,采取“领军人才+产业项目+涉海企业”模式,面向海洋产业领域遴选领军人才团队,集中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研发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产品,培育一批涉海骨干企业,实现人才、科技、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人才在海洋强省建设中的引领支撑作用。

(作者:光明日报调研组 调研组成员:光明日报记者赵秋丽、李志臣,山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袁红英,山东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文化研究院院长崔凤祥、副研究员王圣)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李凤珂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