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科研科学研究
    
冯锋: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发布时间:2022-12-06 10:33  作者: 冯锋        来源: 《大众日报》2022年12月6日 阅读量:

重视开展理论武装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党的百余年奋斗史,从一定程度来说就是一部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和领导人民不断前进的历史。新时代新征程,全党上下只有继续秉承这一优良传统,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才能深入学习和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始终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高党对理论武装工作的领导水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加强理论武装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发展历史证明,开展理论武装事关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兴衰成败。实践反复证明,不断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始终坚决维护党的领袖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使党的理论武装工作富有成效的根本保证。

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强化理论武装,必须坚持和加强党对理论武装工作的全面领导,重点从政治、思想和组织三方面发力。从政治领导来说,要使理论武装工作切实服务于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党中央确定的政治目标、政治任务、政治方向来展开,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从思想领导来说,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组织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从组织领导来说,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统筹推进理论武装工作各类人才建设,强化组织建设和制度保障,积极打造理论武装工作的载体平台和坚强阵地,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

始终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武装头脑。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开展理论武装工作的基本前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同时还要做到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发展,才能保证理论武装工作的正确方向,为推进理论武装工作提供思想源泉。回顾党的发展历史,正是由于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理论武装工作,始终坚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才使得理论武装工作不断实现创新发展,并推动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飞跃。

新时代新征程上强化理论武装,必须继续强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和教育人民。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建设路径,不仅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的新境界,而且开辟了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理论武装工作要想真正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心中落地生根,仅仅重视开展一些零碎的、实用主义的学习和教育培训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要重视强化开展整体性、系统性、专门性学习培训和宣传宣讲活动,着力使人们把这一重要思想的各方面知识融会贯通,力争达到举一反三的工作效果。

始终围绕不同历史时期中心任务,不断研究时代课题、满足时代需求。科学的理论必须站在时代前列,推动时代发展,才能走入人们心灵深处,引起思想共鸣。牢牢把握住时代主题,对不断发生变化的时代和实践作出科学判断和准确分析,使理论武装更加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是理论武装工作的庄严使命。百余年的光辉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回顾历史,党的理论武装工作能够始终充满活力、卓有成效,有力推动党和人民事业蓬勃发展,根本原因就在于历届党中央始终能够围绕不同历史时期中心任务,不断调整工作重点,不断使理论武装工作能够跟上时代步伐、适应时代要求、推动社会前进。

新时代新征程上强化理论武装,必须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牢牢把握住时代脉搏,仔细聆听时代声音和及时回应时代要求,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和实现理论创新。理论武装工作者必须承担起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特别是要紧紧把握住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时代主题,深刻感知时代的细微变化,不断书写时代的非凡成就,不断揭示时代发展的深层逻辑,不断为新时代如何顺利完成“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解疑释惑。这样才能切实搞好理论武装工作,不断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添新内涵,不断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并为人们所理解、掌握和运用。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不断推进理论武装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一切脱离人民、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和没有生命力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原则一直都是我们党从事理论武装工作的基本方法,也是开展好这项重要工作必须要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回顾历史,党的理论武装工作之所以能够不断取得实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始终重视使理论与人民群众的实际和生活贴近,始终注意拉近理论与人民群众实践和生活之间的距离,从而确保理论武装工作能够接地气、顺人心。

新时代新征程上强化理论武装,必须继续坚持人民至上的重大原则,继续奉行“三贴近”原则,这样才能推进理论武装往人民群众心里走,真正让人民群众看得明、学得进、用得好。为此,必须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对于理论武装工作者来说,要自觉把工作追求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特别是要抓住人民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热点问题,以人民群众乐于接受的家常话语,将深刻的道理讲得平实质朴、深入浅出,讲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使其更好服务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服务于“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李凤珂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