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科研科学研究
    
刘晓宁:把握机遇塑造利用外资新优势
发布时间:2022-06-28 16:58  作者: 刘晓宁        来源: 《大众日报》2022年6月28日 阅读量:

当前,全球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供给瓶颈仍然存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给外资和跨国公司投资预期带来了一定影响。越是困难时刻,越要扩大开放,越是挑战重重,越要加强合作。山东作为中国沿海开放大省,近年来通过举办“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儒商大会”“山东与世界500强连线”等重大活动,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与跨国公司的联系更加紧密,利用外资新优势正加速形成。

山东利用外资成效斐然走在前列

近年来,山东根据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新形势,及时转变引资理念,创新引资方式,改善营商环境,利用外资取得新成就。

利用外资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十三五”时期,山东利用外资保持稳步增长势头,累计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0270家,较“十二五”时期增加3653家;累计实际使用外资675.6亿美元,是“十二五”时期的1.9倍,年均增长15%。2021年,山东实际使用外资首次突破200亿美元,达到215.2亿美元,占全国的12.4%,居全国第四位,实际使用外资增速高于全国7.3个百分点。

利用外资质量持续得到新提升。经过多年发展,山东投资环境日益完善,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大大增强,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质量水平不断提升。“十三五”时期,山东一、二、三产业实际使用外资比重由“十二五”的2.5:53.3:44.2调整为1:40.7:58.3。

重大外资项目助力引资新突破。截至2020年末,累计有219家世界500强在山东投资设立了810家企业,对山东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其中,美国通用、德国大众、韩国现代的落户,提升了山东汽车产业的发展水平;日本小松、美国卡特皮勒、瑞典沃尔沃的落户,助力山东成为全国举足轻重的工程机械大省;惠普、甲骨文、微软等IT巨头的落户,助推山东信息技术产业加速形成集聚效应。

开放平台建设提供引资新引擎。2021年,山东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25.6亿美元,占全省的11.9%;上合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加速推进,带动区域双向投资合作加快发展;中韩(烟台)产业园、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等国别产业园区均成为吸引重点地区外资的有效载体。

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利用外资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机遇和挑战并存。

从外部环境看,山东利用外资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跨国投资造成巨大冲击,疫情最终走向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再加上全球经济增长仍显乏力、主要国家外资审查制度收紧、地缘政治博弈等因素的影响,全球跨国投资的前景不容乐观。“逆全球化”浪潮导致跨国投资近岸化、本土化,一些国家将日益凸显的全球性问题和本国国内问题简单归咎于经济全球化,大力推行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疫情暴发进一步加速了各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本地化重构。国际经贸规则重构推动跨国投资格局深刻调整,WTO逐渐无力塑造适应全球经济新变化的多边经贸规则,世界各经济体均重新评估自身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位置并展开相应行动,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步伐加快,对中国和山东吸引外资造成影响。

从内部条件看,山东经济发展韧性强,具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具有较强抵御各种外部风险的能力,对国际资本仍然具有巨大吸引力。作为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的开放型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并且逐渐形成了由地理区位、交通物流、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历史人文、开放平台等多种要素共同构成的对外开放综合优势。山东地处“一带一路”海上和陆地十字交汇、连接日韩和欧亚大陆的有利区位,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特别是港口资源丰富,2021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超过15亿吨;山东产业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是全国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山东文化底蕴深厚,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齐鲁文化在海外有着广泛的影响。这种对外开放的综合优势,使山东能够在国内日趋激烈的引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多重发力塑造山东利用外资新优势

拓宽利用外资领域,优化利用外资产业结构。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对外开放,落实多双边自贸协定和投资协定要求,支持外商投资新开放领域,引导外资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聚焦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化工等产业,着力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外资大项目。引导汽车、装备制造等领域外资企业向研发、设计、营销、维修等环节延伸,鼓励有条件的外资制造业企业向一体化服务总集成总承包商转变。落实RCEP服务贸易领域开放承诺,积极引导跨国公司投资现代服务业,鼓励跨国公司在鲁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物流中心等。加快落实国家关于外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业开放政策,有序扩大对日韩金融开放。

拓展利用外资来源,推动外资来源地多元化。加强与日韩在产业链、供应链领域的协同配套和收益共享,鼓励日韩战略投资者参与国企混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深化与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在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低碳等领域合作,着力引进工业4.0优质企业和“隐形冠军”。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引导阿拉伯国家主权财富基金加大对山东投资力度;加强与RCEP成员国在农业、跨境电商、数字通信、能源等领域开展投资合作。借助鲁港经贸合作联席会议等机制,发挥港澳地区在吸引外资中的重要桥梁作用。创新“展会招商”模式,继续办好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儒商大会等重大活动,办好东亚博览会、威海中韩商品博览会、RCEP区域进口博览会等展会,打造高质量招商引资活动平台。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聚焦“十强”产业,加强产业基础梳理分析,精准招引行业龙头企业,吸引上下游企业聚集。

强化开放载体功能,打造利用外资制度高地。继续发挥开发区利用外资主阵地作用,推动国际合作园区建设,打造山东特色的国际合作园区品牌,鼓励境外并购回归及境外机构、企业、资本参与国际合作园区运营。加快建设山东自贸试验区升级版,积极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开展金融、商务服务、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扩大开放的制度探索,打造自由便利程度最高、高端产业集聚能力最强的外商投资载体。加快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探索更加开放的地方经贸合作机制;发挥“东联日韩、西接上合”的物流大通道作用,吸引日韩物流商贸企业投资;发挥“青岛·上合国家客厅”载体作用,吸引上合组织国家企业在示范区投资文化旅游、航运服务、标识认证、医养健康等产业。

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健全外商投资服务体系。以规则公开透明、监管公平公正、服务便利高效、依法保护权益为着力点,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增强对全球优质要素资源的吸引力。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及山东《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加快健全外商投资促进、保护和服务体系,支持外资企业平等参与政府采购、基建投资、产业升级、科创平台等项目,实现内外资企业平等竞争。探索建立集商事登记、货币结算、知识产权保护、商事仲裁等事项于一体的跨境全流程服务体系,提升外商投资便利化水平。发挥好“稳外贸稳外资服务平台”作用,切实帮助外资企业解决各种困难问题。实施重大外资项目奖励、重点外资项目要素保障等政策措施,加快推动项目落地出资,提振外资企业发展信心。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李凤珂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