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科研科学研究
    
李兰永:发挥组织优势 推动乡村振兴——昌邑市“党支部+三化”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发布时间:2022-03-04 16:44  作者: 李兰永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3月2日 阅读量: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充分发挥好乡村党组织的作用,把乡村党组织建设好,把领导班子建设强。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党员,动员群众和带动社会组织的能力不断提升。但同时,一些农村党支部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不强,普通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农村社会治理面临新问题,各类社会组织功能尚未充分施展,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高质量实施。2018年以来,山东省昌邑市突出农村党支部核心领导地位,积极探索党管理项目化、基层治理网格化、社会组织管理功能化的“党支部+三化”模式,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健全乡村振兴机制 发挥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

将“党支部+三化”模式作为主抓项目,专门成立由市委“一把手”挂帅的领导小组,各分管负责人靠前指挥,统筹协调面上工作的开展。建立组织部长点对点、面对面调度机制和有关人员联镇包村机制,压实各级党组织书记责任,有针对性地推进党支部工作落实。由组织部牵头,整合农业农村、教育、卫生、公安、民政、司法等多个部门工作力量,成立农村党建研究分会,及时研究解决乡村振兴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把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纳入基层党建工作重点项目,分层制定基层党建责任、问题、整改“三张清单”,动员广大党员和群众共同参与。2021年以来,昌邑市财政投入7400余万元保障村级组织运转,全市10个镇街党群服务中心、690个村(社区)党群服务站(中心)全部实现规范运行。

管理“项目 引导党员干事创业

借鉴现代企业“项目化”管理理念,将村级重点任务分解成多个项目,让有能力的党员通过认领项目参与村级事务。每年初,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好村庄年度发展规划并进行分解立项,形成项目清单。采取组织安排、自主选择相结合的方式,每名党员至少参与一个项目,确保每个项目都有党员认领。村党支部组织党员细化项目措施,及时公开党员认领项目清单,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截至目前,全市在农村党员认领和参与下,完成民生项目4.6万多个,办实事6.2万多件,普通党员在党支部搭建的大舞台上崭露头角。

基层治理“网格化” 实现小事不出村

运用社会治理“网格化”思维,将村庄管辖范围按功能性质划分为居住、工业、种养等区域,并以街、路、巷、房等为界,划定位置相近、数量相宜的区域为1个网格,构建起科学规范、集约管理、运转高效、齐抓共管的村级网格,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镇街”。依托信息化平台和移动终端APP,做好摸透实情、安全管理、化解矛盾、帮办服务、卫生清理等任务,实现了党员在网格内带头、群众在网格内联系、情况在网格内掌握、问题在网格内解决。截至目前,全市2103名网格长先后征求群众意见建议1.2万多条,化解矛盾问题2400多个。柳疃镇青阜村充分利用“网格化”治理优势,做好群众工作、调处邻里纠纷,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社会组织管理“功能化” 推进增收致富

按照“有组织的抓规范、已规范的抓提升”思路,健全党支部对接社会组织工作格局,统筹抓好农村经济、志愿服务、文艺体育等各类组织培育及成长,力争使各类组织最大限度覆盖群众。同时,建立清单管理制度,有效指导社会组织规范开展活动。通过党组织引领对接,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最大功能,使其成为辅助党组织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截至目前,全市690个村(社区)党支部,对接各类社会组织3176个。龙池镇龙东村新建设的“齐氏牛街”,实行“党支部+专业合作社+运营公司+农户”运作机制,成为昌邑远近闻名的美食新地标。

昌邑市推动乡村振兴的启示

第一,强化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突出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的“莱西经验”,在推动乡村振兴中仍具有时代价值。群雁齐飞头雁领。只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支部班子特别是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作用,才能有效整合各类要素资源,广泛组织党员、动员群众和带动社会组织参与到乡村振兴中去。在实践探索中,昌邑市从打造过硬农村党支部入手,选准配强、育好管好农村党支部书记,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二,推进村级事务,突出“一个党员一面旗”作用。当前,在处理村级事务中,一些农村党支部仍习惯于“唱独角戏”,忽视调动发挥普通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如何让农村“无职党员”增强党员意识,时时事事冲在前面,担当作为、干事创业,是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只有建立起党员作用发挥激励机制,将“无职党员”引到村级事务前台,才能使其倍加珍惜党员身份,在农村这片天地里发光发热。昌邑市的实践探索,打破了一些党员我行我素、放任自流的被动状况,形成了“支部吹号、党员冲锋、众人划船”的生动局面。

第三,加强乡村治理,广泛动员农村居民投身其中。随着时代变迁,粗放式管理的农村社会治理已很难了解群众的思想、满足他们的各类诉求。建设和谐美好家园是广大农村居民的追求,这就需要完善基层治理结构和机制,动员组织农村居民积极投身社会治理。实施基层社会“网格化”精细治理,实现“全村一张网、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让农村居民在共建共享中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昌邑市在实践探索中,把“网格化”治理作为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有效举措,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镇街”。

第四,推动农民致富,有效激发各类社会组织活力。当前,一些村党组织对传统社会组织和各类新社会组织,在管理服务上还存在认识“盲区”。致使一些传统组织形同虚设,一些新社会组织“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且处在自然发展状态,没有在带领农村居民增收致富中发挥应有作用。只有党支部主动联络、靠上对接,深入挖掘各类社会组织功能优势,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才能使其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作用。昌邑市的实践探索,通过有效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汇聚起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磅薄力量。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室副研究员)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李凤珂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