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科研科学研究
    
秦树景:以人民为中心做好“两创”文章
发布时间:2022-01-18 16:18          来源: 《大众日报》2022年1月18日 阅读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历史依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两创”方针。在新时代背景下,优秀传统文化中“敬民、爱民、亲民、安民”的思想精华已发展为“以人为本”的理念遵循。因此,我们的“两创”工作必须坚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在反映民心民意、关注民生福祉、尊重民众文化权利、适应民情所需等方面下足功夫,让“两创”成效真正惠及全体民众。

“两创”应反映民心民意,以回应民众关切为初衷。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都有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都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有助于人们获得更好的生活方式或生活体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最终目的仍在于反映民心民意,使创新发展了的文化形式与内容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我们的文化艺术的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都必须反映民心民意、真正回应民众关切。优秀传统文化既然是人民群众在实践当中创造出来的,对其进行转化与发展当然也应当是“以人民为中心”,尊重并反映民心民意的。以城镇化建设为例,历史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民众获得文化认同与情感归宿的重要依归。山东曲阜充分尊重民众心声,将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与民心民意相结合,深入贯彻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全面保护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乡村原有建筑风貌和村落格局,让人们在享受现代化城镇便利设施的同时,依然能够徜徉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与蕴藉之中。

“两创”要反映民生,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基本目标。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两创”,也必须坚持以改善民生为基本目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优秀传统文化为例,无论是对其进行转化还是发展,都应尊重并保障遗产地民众基本经济发展权利的落实,这样有助于增进遗产地的民生福祉,保证遗产地民众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与幸福感。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转化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当地民众的基本发展需求,为他们争取更多的经济与文化权益,以使其成为“两创”发展的真正受益者。唯有如此,普通民众才有可能、有能力积极参与到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中来,并在适应地方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为文化传承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以印章篆刻艺术的传承发展为例,山东曲阜“三孔”建筑旁边的“孔府印阁”从最初经营印章篆刻的小商店,发展到如今产品远销国外,能够持续提供就业岗位700多个,年销售额超过2亿元,已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典型代表。

“两创”应充分关注民众的文化权利,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文化权利是世界人权的一项基本内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应充分尊重相关主体的文化权利,具体包括文化参与权、文化财产权(收益权)以及文化发展权等内容。山东各地的实践一再表明,只有让民众充分参与、使优秀传统文化以崭新面貌深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融入学校教育与地方的社会治理,才能在多领域、多层面不断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与感召力。在山东曲阜,近年来对儒家文化的传承发展便关注到了民众文化权利的落实。自2014年开始,曲阜开始举办“百姓儒学节”,提出“百姓设计、百姓组织、百姓参与、百姓评判”的口号与市场化的运作规则。节日期间祭孔大典的数千名代表由工人、农民、学生等群体与政府官员、孔氏宗亲共同组成,保证了普通民众的文化参与权与文化发展权。而市场化的运作原则,则让政府通过节庆仪式获取相应的经济收益,进而能够为民众提供更好的配套服务,使得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落实了民众的文化财产权。

“两创”必须适应民情,以人们的新需求为着力点。以文化创意赋能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创新性的文化产业业态,无疑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而适应民情所需、融合时代元素、为民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则成为重要的文化载体,随着日常消费而融入人们的日用伦常,最终成为人们日用而不知的思维习惯与生活方式。文化融合科技,可以让优秀传统文化以全新形式在人们眼里、心里活起来。近年来科技的高度发展,使得年青一代浸润于声光影像与数码特效联合制造出的奇妙视觉世界当中。基于此,我们的“两创”实践开展了不少卓有成效的探索,涌现出了以传统文化为内核、以创新科技为手段、通过“古今对话”阐释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典籍里的中国》,将历史文化元素与歌舞、戏曲、武术等艺术表演结合、以现代新科技为创作手段的《唐宫夜宴》与《洛神水赋》等惊艳的文化产品。文化赋能旅游,可以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人们旅行途中放松心灵、提升情致的优质载体,使得人们在旅行中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品位。例如山东曲阜等地支持演艺项目进景区,重点打造《祭孔乐舞》《金声玉振》等精品驻场演艺剧目,让游人旅行期间时时处处都能处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中。毫无疑问,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唯有适应民情,适应时代,以人们的新需求为着力点,才能够在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同时,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文化精品。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国际儒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李凤珂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