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科研科学研究
    
郝立忠: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16-08-17 09:49  作者: admin        来源: 《社会科学报》2016年8月4日 阅读量: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中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但我们在看到主流的同时,也发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就是有极少数人打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旗号,把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立起来。有的人甚至公然否定“五四”、否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对此,我们决不能麻木不仁。

如果我们站在经济社会宏观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就会发现:中国传统文化是比马克思主义低一层次的理论形态,它产生于中国的小农社会,是一种落后的文化形态,长达2000年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中国社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政治制度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作用,中国近代社会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各方面,全面落后于西方,结果落得个落后挨打,这个事实已经说明了一切,它已经很难适应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而马克思主义则是一种产生于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能够适应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理论形态,它坚持与时俱进,坚持用全面、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坚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与人民根本利益相统一,这就使它与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根本性的区别。正是因为如此,如果不作具体分析,全面肯定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就必然导致否定“五四”、否定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

任何一个时代的意识形态,都必须能够引领时代发展,为时代提供理论指导,解决所在时代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现时代,马克思主义就是这样一种能够符合时代要求的意识形态。因此,在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正确的评价原则、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正确的评价原则、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首先要坚持唯物主义辩证法,坚持用全面、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既要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也要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

第二个方面,则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哲学形态学的理论,正确审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性质、功能及其当代价值。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不论是低级的理论形态,还是高级的理论形态,在思想史的长河中都是必经的环节,都有着自己特殊的地位和功能。低级的形态并不等于无用,并不意味着必须被抛弃。低一级的理论形态也包含着合理的成分和真理的颗粒,抛弃了它,人类理论体系的大厦就无法建构,正如高等数学不能全盘抛弃初等数学的起码运算规则一样。但如果到此为止,仅仅满足于低一级的形态,而放弃对高级形态的追求,人类理论体系的大厦就缺乏了最辉煌的部分。因而,社会越是发展,共同存在的各种理论形态就越多。比较低级的理论形态的地位和功能,只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并不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完全消失。譬如,法家在法治方面,儒家在德治方面,墨家在逻辑学方面,农家在农学方面,兵家在军事方面,至今都有许多积极因素,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儒家在个人修养和家庭伦理方面的许多经典论述,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对中国的广大人民群众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至今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规范。如果看不到这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就会失去现实基础,成为空中楼阁。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主要集中在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微观领域,需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使之适应现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在经济社会宏观发展领域,则必须依靠马克思主义、依靠当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健康、持续地发展,进而成为世界强国。

因此,我们在进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的比较研究时,必须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用与时俱进的眼光考察中国文化,看到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当代中国的指导思想,更是当代中国的主要文化形态,因而不能把现时代的“中国文化”仅仅等同于“经学时代”的中国文化;二是用全面的眼光考察中国传统文化,看到即使是“经学时代”的中国文化,也不仅仅是“儒学”一种,因而不能把“儒学”等同于“经学时代”的“中国文化”;三是用人类文明进步的眼光看待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看到它像现代自然科学一样,虽然是由西方人创造而被中国人引进,但它不仅是人类文明共同的优秀成果,而且是适宜于中国国情的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因而不能简单地将它斥为“外国文化”甚至“殖民文化”,排挤出新时代的“中国文化”之列。四是用人类文明进步的眼光审视儒家文化,看到它虽然在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和个人道德修养方面仍然具有积极作用,但它也有糟粕。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既是当代中国的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也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必须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二级研究员)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