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科研科学研究
    
张爰杰:奋力做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四有新人”
发布时间:2019-05-15 10:05  作者: admin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报道》2019年4月30日 第86期 阅读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要求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在新时代有所作为、有大作为,就要牢记总书记重托,时刻做到眼里有方向、肩上有担当、胸中有人民、脚下有定力,把哲学社会科学的文章谱写在新时代的壮丽画卷上。

眼里有方向,就要正确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导向。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的是精神生产,影响的是人的意识,承担着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是社会灵魂的塑造者。我们革命、建设、改革开放接连取得成功,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辉煌走向辉煌,无一不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段,我们党都能够准确把握历史脉搏,根据中国实际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照亮了中国前进的道路。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植根于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伟大实践中,是我们做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一切工作的总遵循。我们距离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还有30年,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科技发展越来越不平衡,这30年呈现的特点将越来越难以预测。越是复杂的局面,越需要正确理论的指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着力加强理论修养,先把自身这块“铁”打硬;着力抓好学以致用,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到研究工作的每一步,确保研究成果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着力做好明辨是非,在纷纷扰扰的声音中保持定力,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方向不跑偏。

肩上有担当,就要培养斗争意识增强斗争本领。

当前,在互联网和自媒体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人类社会已经彻底走出了单向传播的印刷时代和广播电视时代,社会表达权不再垄断在大众媒体手中,人人皆可发声。在几乎没有门槛的网络传播渠道面前,大量抹黑党史国史、诋毁革命先烈、鼓吹西方制度的言论甚嚣尘上,这些言论或断章取义,或编造谣言,严重扰乱了党心民心,成为社会文化的毒瘤,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愈发激烈。同时,传播方式的变化改变了人们思考的方式,不像印刷时代阅读需要深度思考,在网络上碎片化的信息面前,很多人的眼光和思维完全被局限在这些信息围成的狭隘语境中,而某些网络媒体平台所津津乐道的“算法”更是推波助澜,为受众架起了一道无形的信息电子围栏,使大量受众在信息的海洋中坐井观天,只关注自己喜好的信息,难以全面了解世情国情,以致于被误导。这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困顿局面,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深刻认识这种现象给社会思想带来的冲击,以正本清源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着力增强斗争精神,面对错误言论错误思潮敢于亮剑发声,敢于正面交锋;着力增强斗争本领,打得准、打得狠、打七寸;着力找准斗争阵地,选对发声渠道,创新话语方式,确保正确的声音人民群众听得见、听得懂、听得进去,不唱空调,不放空炮。

胸中有人民,就要努力把学问写进人民群众心坎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目前我国最大的现实,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紧紧抓住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满怀对人民群众的深情厚谊,围绕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虑开展研究,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放在心中,把人民群众对现实的需求放在心中,把人民群众对未来的向往放在心中,关注百姓疾苦,既解群众生产生活之忧,又解群众思想情感之惑,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研究工作的最大出发点,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研究就抓住什么、推进什么,真正把学问写进百姓心坎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着力沉下身子、放下架子,真正把群众当老师,把实践当课堂,把人民群众伟大实践中好的经验提炼出来,凝结成进一步指导实践的理论;着力深入一线、深入基层,走进实践深处,向实践要学问,让学术成果沾着露水、带着泥土,真正能为人民谋福利;着力启迪民智、开拓思维,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人民群众的头脑。

脚下有定力,就要坚持扎实的学风和良好的学术道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理应以高远志向、良好道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欲正人者先正己,哲学社会科学要引领社会风气,用明德引领风尚,自身首先要恪守学术道德、坚持良好学风,扎扎实实做学问,老老实实写文章,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做学问从来不是一件容易事,古人讲“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说的就是这种扎扎实实做研究的作风。在网络时代,信息的获取空前便利,极大地拓宽了研究视野、丰富了研究资料。同时,一些研究人员为了多出成果,利用海量的信息东拼西凑,这种“伪研究”必然带来“伪创新”,既伤害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纯洁性,也污染了自己的学术羽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着力提升精品意识,结合实际深入思考,精心写作,把每一篇文章锻造成“铁文”;着力提升奉献意识,把个人研究和国家、社会的命运连接在一起,追求经世致用,不图浮名虚名;着力提升原创意识,与时代同步伐,用独到的观点阐释我们正在进行的独一无二的伟大实践。

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习近平总书记“3·4”重要讲话精神与“5·17”重要讲话精神一脉相承,是指引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新时代谱写新篇章的“双子灯塔”,指示着正确的前进方向。我们要时刻牢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高举大旗,坚定航向,奋力做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四有新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山东社科院助理研究员)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