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科研科学研究
    
孙晶:网络强国战略:现实抉择与未来展望
发布时间:2015-11-18 15:54  作者: admin        来源: 齐鲁网 阅读量:

编者按: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描绘了中国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齐鲁网理论频道推出“解读十八届五中全会”系列专家访谈。
  “新常态 新理念 新蓝图”——十八届五中全会专家解读系列访谈之七


孙晶

山东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室副研究员、“互联网+”和大数据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晶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舜耕讲堂》推出特别策划“新常态、新理念、新蓝图——专家解读十八届五中全会”。本期特别邀请到山东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室副研究员、“互联网+”和大数据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孙晶,针对《建议》中提出的实施网络强国战略等相关问题进行解读。

  齐鲁网:网络强国战略的提出有什么背景和内涵?

  孙晶: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一时间,网络强国战略引起举国广泛关注。其实早在2014年2月27日,习总书记就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提出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并从掌握互联网核心科技、建设健康网络文化、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加强互联网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互联网国际合作等方面,对如何建设网络强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中央最高规格领导小组的成立,表明了我国以举国之力,建设“网络之强国”和“以网络强国”的决心和魄力。五中全会更是从战略高度和顶层设计的角度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网络强国”的国家战略,体现了党中央对于信息化、网络化和现代化、全球化趋势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网络强国战略,直观地说,就是为了实现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跨越而制定的国家发展战略。“网络强国战略”里的这个“强”字,既是形容词,即要使我国成为具备强大网络科技、网络经济、网络管理能力、网络影响力和网络安全维护能力的国家;又是一个动词,即要通过互联网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促进发展转型升级、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实现现代化,从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网络强国战略就是以建设高速、移动、安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条件,统筹实施物联网、宽带中国、互联网+计划等国家产业发展计划,统筹部署国家互联网信息科技人才培养选拔计划和科研项目攻关计划,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信息科技核心技术,掌握国际信息通信技术标准制定的主动权,发挥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有效对接和支撑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信用体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创业创新能力、有效供给能力,促进产业变革、商业模式创新和组织变革、管理模式创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推进文化机制创新,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水平;保障和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信息安全;与国际社会携手营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共同建设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齐鲁网:我国为什么如此重视网络强国战略?怎样才能更好的推进网络强国战略?

  孙晶:我国如此重视网络强国战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我国互联网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

  我国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互联网大国。自从1995年我国首次接入国际互联网,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的互联网不仅网络规模大,用户数量众多,而且至今保持着很高的发展速度。工信部201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用户已超6.3亿,智能手机用户数量超过5亿,均为世界第一。宽带规模世界第二。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8万亿元,同比增长25%。基础电信企业非话收入占总收入之比达到57.9%。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2万亿元,同比增长20%,是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收入分别增长20%和50%。部分关键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涌现出一批影响世界的互联网创新企业和创新应用。互联网企业占据全球十大互联网公司中的四席。

  但是“网络大国”不是“网络强国”, 而且也不会必然成长为“网络强国”。我国在互联网产业、科技水平、服务社会的能力和信息安全等方面与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之间仍然存在显著的差距。美国垄断了一大批信息通讯领域的通用性关键技术。如英特尔公司的处理器芯片(CPU),高通公司无线通讯技术专利,微软操作系统,IBM、谷歌等巨头与政府联手引领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应用和服务;苹果公司的智能手机……全球互联网 13 台根服务器,有 10 台在美国,另外英国、瑞典和日本各设置一台。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核心技术不仅在经济上形成寡头垄断,像Facebook、Twitter、微信等社交网络以及广泛链接的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削弱了政府的信息控制力,不法分子对网络大数据进行分析后极易掌握包括战略军事重地、物资储备流转,我方关键人物个人隐私、价值取向和弱点,以及民众政治倾向、主流民意、舆论走向,更有甚至可能会加以利用,进行煽动、策划颠覆性的破坏活动。严重威胁国家信息安全。反观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自主创新的核心软硬件较少、参与或掌握的国际标准也很少,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仍然不足,网络国际影响力仍待提高。距离网络强国尚有较大差距。

  当今时代,互联网发展水平已经成为一国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网络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应有之义。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中国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最具时代性的重要技术的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努力把网络铸造成执政为民、治国理政、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想的“国之重器”。牢牢把握这个历史性的机遇,稳步建设和开发利用互联网,弥补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从“追赶”到“赶超”,就能够实现从“网络大国”到“网络强国”的跨越。

  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现代化的内在要求

  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以及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早已引起决策层的高度重视。从1995年制定“九五”计划起,每一个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或发展战略规划都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中心问题。十五届五中全会更准确而及时地判断“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就是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的矛盾,已经开始由产量和需求的矛盾向品种、质量、体验差异和需求之间的匹配度的矛盾过渡。然而转型发展的任务完成得并不十分顺利,屡屡因保增长、保就业、体制机制等的压力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出口依赖而回到主要依靠传统要素投入的老路,其结果是一方面投资效率和效益低下,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结构性产能过剩;另一方面有效供给能力却受到严重挤压和损害。清新的空气,安全的土壤,健康的食品和饮用水,寓教于乐的素质教育,喜闻乐见、启迪文明的文化产品,丰富多彩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安全、人道、科学、经济的医疗,大量个性化中高档消费品和高端设备……等等供不应求、自给不足。

  科学技术始终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现转型升级,根本出路在于创新。“从全球范围看,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创新驱动是大势所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而重在创新的互联网不仅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先导力量,而且成为创业创新的主战场。互联网不仅改变着信息的传播、匹配方式,从而极大地提高供需匹配的效率、劳动生产率和有效供给能力,而且有效地替代和引导资金流、人才流、技术流、物流,极大地促进与之有效结合的各个行业,不断激发技术进步、商业模式创新、组织管理模式创新,成为创业创新的首要基础性平台。成为溢出效益最为巨大的科学学科群和技术发源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强国建设。

  三、文化建设和文化安全的要求

  文化,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文化信息则通常能够完全脱离物质,以纯数字化的方式存在和传播。对于人类社会,互联网最大最直接的改变就是对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在数字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网络文化为满足人们进行文化交流和从事文艺创作和享受文化发展成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快捷通道与便利条件。网络空间,已经成为现代大众文化传播的新途径,网络文化成为高度影响经济、社会、法治、生态等各项建设的巨大力量。同时,文化本身也当然地首当其冲地受到互联网的全面冲击。网络文化信息的良莠不齐给文化的健康繁荣发展埋下安全隐患,使文化安全问题凸显。不良网络文化的传播,由于“无政府”、“自由化”、点对点、高度无序化、难控制的特点,致使网络文化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与威胁。表现在:一是不同意识形态,借助文化信息、文艺作品,开展以网络文化为载体的思想渗透; 二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民的某些非理性倾向,肆意扭曲甚至编造事实,制造不良的社会舆论,进而造成恶劣影响; 三是网络色情、迷信、邪教等垃圾文化信息毒害缺乏辨识能力的网民; 四是虚假商业信息、网络诈骗、网络病毒等的威胁。

  因此,必须通过制定和实施网络强国战略,明确政府主导与多元参与相结合的网络文化建设主体责任,构建由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众等共同参与的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生态,大力发展和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扩大宣传思想工作的阵地,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辐射力和感染力,提高国家软实力。

  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

  当今世界,信息化正在全面深刻地重塑着人类社会。不仅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科技等领域影响深远,也催生了治理模式的重大变革。网络拓展了公民参与国家治理的空间,缩短了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沟通距离,有效降低了政治参与成本,提高了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兴趣、意愿和能力。网络空间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和沟通信息、互动交流、激荡观点、参政议政、行使监督权利的重要平台、公共空间。为公民参与重大决策,监督和促进政府科学执政、依法执政、民主执政提供了有效途径。信息化网络化治理作为对传统官僚制和市场化治理模式失灵的反思,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热捧。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治理模式既有利于网络强国目标的早日实现,也有利于推进国家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与传统治理模式相比,网络化治理以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和个人等参与各方之间相互依赖且独立自主的关系网络为基础;是一种特殊的治理模式;更加注重追求公共价值的实现;包含着一套参与者之间互动、协商的机制;更高程度的自我管理;由参与各方共建共享,也共同承担风险。

  网络化治理既可以是自下而上的过程,也可以是由外部力量(政府)推动的过程。通过网络强国战略的制定和实施,能够更加普遍地普及这些治理理念,有序地建立包括政府、私营部门、非营利部门和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合作的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模式,建立跨部门、跨层级政府合作的渠道、机制与制度,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积极培育社会组织,扩大公民参与,促进政府、企业、公民社会和个人的协同治理,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民众的公共需求。

  五、维护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和信息主权的要求

  一张互联网既联通了全球,也搅动着世界。互联网上,信息技术产品的可靠性和可信性、网络攻击、窃密、隐私信息的保护、恐怖主义、网络霸权主义、网络军国主义、网络自由主义和网络犯罪等诸多威胁,直接影响总体国家安全。“政治谣言、虚假信息、负面言论大量存在”。美国携微软、思科、高通等信息产业“八大金刚”的产业优势,深度渗透到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和军民关键业务网络等信息枢纽重地。“三股势力”在互联网上大肆宣扬、煽动民族分裂、极端宗教和暴力恐怖行动, “斯诺登事件”则将美国在网络时代的霸权行径公诸于世,更是振聋发聩的安全警示。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安全不仅包括意识形态安全、数据安全、技术安全、应用安全、资本安全、渠道安全等方面,而且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的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 11 种领域安全也是“系于一网”。网络空间主权已经成为陆海空天之外的第五国家主权。无网络主权,无数据权,必然无解释权,无话语权,更无世界影响力。因此,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大国博弈的战略制高点。网络大数据成为人类经济发展的“血液”、“石油”和新经济的“土壤”。信息的控制与反控制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内容。数据的占有与控制成为国家的“核心资产”,事关国家创新生产力、文化力和国防力。通过大数据挖掘完全有可能建立起关键人员的个人档案--档主的社会关系、性格禀赋、兴趣爱好、隐私绯闻甚至生理周期和心理缺陷都尽在其中;也可能描画出军事重地的地图、战略资源的流转及节点图。

  面对如此严峻的国际网络空间形势,务必要加强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加快制定我国网络安全战略,加快建设我国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为我国把建设成为网络强国而努力奋斗。

  六、维护国际形象和开展国际合作的要求

  随着带宽网络和移动智能终端的日益普及,网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网络空间成为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外交应运而生。网络外交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和发展国际关系行为体自身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诸方面利益;网络外交的方式包括国际行为体之间通过网络而开展的外事交往活动、对外传播,以及为对彼此的外交行为施加影响而进行的政治参与等。网络外交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资源,必然对国家形象和软实力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具有两面性,即一国运用网络外交手段在增强自身软实力的同时也可削弱他国软实力。作为一种新兴的外交手段,它丰富了外交理论与实践,改变了我们对国家主权、国家权力的认识。中国的网络外交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不少困难,主要表现在:网络和信息主权面临挤压、外交主体较为单一、外交方法不多、公关意识不强。

  因此,必须以网络强国战略为指导,加强政府对网络外交主体的引导,创新体制, 调动和发挥非政府组织和个人的力量,做大做强网络外交群体,对内建设和谐网络社会,对外开创和谐网络外交新局面。

  对于如何参与网络强国的实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学习。让我们凝神聚力,坚持“以网治国、以网兴国”,积极发展网络、经略网络、治理网络、应用网络,开拓进取,锐意创新,早日实现网络强国的目标,成就民族复兴的梦想。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