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科研科学研究
    
李建军:论地方社科院向新型智库的转型
发布时间:2013-12-27 15:26  作者: admin        来源: 《东岳论丛》2010-10 阅读量:

在中国现有的智库体系中,以省级社会科学院( 以下简称社科院) 为代表的地方社科院占有重要位置。多年来,作为体制内的地方最高级别的专门社科研究机构,各地方社科院为繁荣地方社会科学、推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2004 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发布以来,各地方社科院积极按照“地方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应主要围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开展应用对策研究”的精神,调整定位,贴近地方实际,贴近应用对策研究,在向新型智库转型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取得了大量的经验,但是也面临着一些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一、“新型智库”的提出及其内涵和实践

 

多年来,地方社科院作为各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研究机构”,主要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兼涉应用对策研究; 在学科结构上,基本上都建成了涉及人文社会科学各个主要学科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学科结构模式,是一个比大学还要更为神秘的“象牙塔”,很少为社会所知,甚至很少为“宣传口”之外的党政部门所知。但是,在进入20 世纪之后,特别是《意见》发布以来,地方社科院开始越来越多地揭去其神秘面纱,在主动为党政决策部门、企业和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自身也开始了向社会主义新型智库转型的积极探索。

(一) 地方社科院为什么要向新型智库转型

地方社科院向新型智库的转型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其中既有“上级”的明确要求,也有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有地方社科院自身发展的需要。

1. 地方社科院向智库转型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意见》进一步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界要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地方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应主要围绕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开展应用对策研究,有条件的可开展有地方特色和区域优势的基础理论研究。”党的十七大则第一次把“思想库”的定位写进了党代会的报告。江泽民同志指出,哲学社会科学要以深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方向,把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党中央文件和中央领导人的上述表述,既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界特别是社科院的殷切期望,也是对社科院新型智库建设提出的明确要求。地方社科院作为党委、政府领导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理应成为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智力咨询和理论支撑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2. 地方社科院向新型智库转型是地方党政部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需要也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面对目前日新月异和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十分需要来自各类智库提供的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不断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这对社科院的新型智库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新的挑战。其次,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企业界越来越多地提出了设立外脑、向知识界寻求支持的需求,而与大学相比,地方社科院一方面与政府部门联系较为密切,另一方面又较为熟悉市场,因而成为许多企业寻求智力帮助的首选。再次,经过30 多年的改革开放,当前我国社会利益阶层多元化的问题日益凸现,各利益阶层之间存在大量的、具体的矛盾。如何有效协调、统筹和解决这种利益矛盾,使各阶层和谐相处,从而为和谐社会建设奠定根本基础,就需要有公共代言人来设计统筹协调的方案,来寻求利益的平衡点,向政府表达公共利益的诉求。

3. 地方社科院向新型智库转型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近年来,传统体制下形成的社科研究机构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越发显著。从内部看,地方社科院学科设置小而全、研究内容与现实脱节、研究手段与方法落后等问题急需解决; 从外部看,各社科研究机构之间的竞争态势已然形成,各学科、各研究单位都在寻求面向政府、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定位,许多高校的社科研究机构正挟着基础研究的优势大步走向市场。①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地方社科院如何找准自身的职能定位,更好地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应有作用,已成为事关地方社科院发展的头等重要问题,② 而新型智库建设为地方社科院科学发展提供了正确方向。

(二) 新型智库的内涵

目前,各地方社科院积极响应中央要求,均已提出了建设新型智库的口号,并在科研重点、科研目标、科研管理等方面付诸行动。但是,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型智库,新型智库的目标、任务和特点是什么,大家的认识并不完全统一。

1. 地方社科院的新型智库定位。长期以来,地方社科院在组织和职能定位上一直处于一种边缘、尴尬的地位。其结果是,地方社科院“搞学术研究不如大学,搞对策研究不如研究室”,处在一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尴尬地位。目前,这种状况已经因其向新型智库的转型而大为改观。这是因为,在建设新型智库方面,地方社科院与高校和党政研究机构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优势是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与党政部门和社会实际较为疏远; 党政研究机构处在工作一线,需要处理大量应急性事务,讲究短平快,既没有大量时间从事细致研究,也严重缺乏独立性。而社科院一是时间充裕,地位相对超脱; 二是与党政部门和社会实际联系较为密切,可以借助长期以来的专业研究,对国家和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和重大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前瞻性思考,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有分量、有见解的政策建议。根据这种比较优势,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建构以应用对策研究为主攻方向,以具有本地区域优势的基础理论研究为支撑,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新型智库,已成为各地方社会科学院的一种共识。

2. 新型智库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地方社科院的新型智库之“新”,当然是与西方智库以及过去的官办学院式学术机构相比而言的。新型智库建设,就是要体现改革创新精神,努力进行社会科学的方法创新、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研究组织的机制创新。③据此,新型智库建设的目标应当是: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构建具有中国和地方特色的学科体系,不断提高决策咨询能力,提升地方社科院的实力地位和影响力,以思想创新和理论创新为立足点,服务党委、政府、企业和社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新型智库,增强国家和地方的软实力。更具体地说,地方社科院向新型智库的转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从求生存向求发展的转变,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型; 二是从单兵作战向集体智慧转变,实现体制机制的转型; 三是从追求数量向讲求质量转变,实现科研成果由一般性的理论研究向“精品工程”型应用研究的转型。

 

二、向新型智库转型面临的障碍

 

目前无论从外部还是从内部看,地方社科院的新型智库建设都还面临重重障碍。

(一) 外部障碍

1. 对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和社科院的智库性质认识不到位。首先是对社会科学学科的科学性认识不够。社会科学也是科学,这一点已为社会所公认,但在实际工作中,政府往往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采取不同的态度和政策,地方社会科学院远没有被视为同自然科学一样的科学部门。这突出表现为社会科学研究缺乏充足的物质保障,特别是研究经费不足,这已成为制约地方社科院顺利实现向新型智库转型的瓶颈。其次是对社科院的智库性质和作用认识不到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社科院的转型与地方对社科院的管理体制转型出现错位,与地方社科院转型配套的体制与政策没有形成,因此,地方党政部门并没有真正将地方社科院纳入决策咨询体系。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不同,往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在社会实践中检验,而有的地方领导在有限的任期内急于创造显赫的政绩,往往不会在任期内为了验证一个社会科学理论的正确性而冒险。

2. 地方社科院同党委、政府之间缺乏顺畅的沟通渠道。尽管各地方社科院近年来采取各种方式,积极主动地向地方党委、政府靠拢,但相互之间的沟通仍难言畅通。地方社科院的决策咨询研究多数不具有自上而下的任务性质,而是通过各种方式争取或“请求”、“请示”来的。而且,这些任务不具有常规性、长远性和固定性,而是带有较多的随机性、临时性和短期性。我们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问题主要还是出在地方社科院长期以来形成的边缘地位、出在地方党委和政府对社科院的不信任上。这种不信任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地方领导层在决策过程中较少主动与地方社科院沟通,在地方党委和政府关心议题和咨询研究之间缺乏常规性和经常性联系机制,科研人员难以直接、及时掌握党委、政府关心的重大问题。地方党委、政府有什么重大想法,首先想到的是让党政部门的研究室去研究解决。这就造成了地方社科院与地方党委政府决策之间的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并形成恶性循环,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实效性和咨政功能大打折扣,不利于地方社科院决策咨询研究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3. 服务评价标准模糊。地方社科院向新型智库转型的主要目标,是为地方党委、政府决策服务,因此,其研究重点无疑应是应用对策研究。但是,地方社科院怎样做才算是为地方党委和政府、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目前并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和尺度。从历史和现实的情况来看,这个评价尺度主要就是地方党政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满意程度。因此,很多地方社科院都把获得地方党政领导的“肯定性批示”,作为评价自身服务水平的主要标准。然而,地方社科院不是政府职能部门,没有政策和行政手段,批示后政府的对策能否贯彻落实、反映的情况能否得到改善是不得而知的。同时,以向党委和政府提建议、获得领导肯定批示作为评价社科院工作的主要标准,也容易在社科院内部不同所室、不同研究人员间引起不平衡,那些作为社会热点、容易引起领导重视的领域( 如经济、文化) 的建议,往往就容易得到批示; 甚至分管领导人是否喜欢做批示,有时也直接影响到对研究所和研究人员工作的评价。为地方政府服务的评价依据是坚持科学发展尺度还是地方政府或主要领导的满意度,对地方社科院来说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急需确立一个服务评价标准体系,确保地方社科院向新型智库的成功转型。

(二) 内部障碍

正如促进成功转型的根本动力在地方社科院内部一样,阻碍地方社科院转型成功的根本因素也在其自身内部。概括来讲,这种障碍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不适应”。

1. 思想观念不适应。主要体现为“两冷”、“两热”: 即“上面热,下面冷”, “应用所热,理论所冷”。所谓“上面热,下面冷”,是指地方社科院领导层特别是主要领导对社科院的转型积极主动,充满热情,而部分工作人员却消极被动,甚至悲观失望。不少人认为,社科院是学术研究部门,其优势在于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而不是为党委、政府出谋划策。如果社科院定位于应用对策研究,将是“扬短避长”,不仅会降低理论思维和研究水平,丧失在社科界的学术地位,而且由于对现实情况的掌握不如党政部门研究室或职能部门,提出的对策建议往往也会无的放矢或隔靴搔痒,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反而会更加被人瞧不起,从而降低自己的地位。所谓“应用所热,理论所冷”,是指与现实联系较为密切、以应用对策研究为主的各研究所,如经济、社会、法律、政治、人口、文化等,对于转型普遍持欢迎态度; 而传统的人文学科研究所,如语言、文学、哲学、历史等,则相对持观望甚至反对态度。传统学科的学者大多认为社科院是做“学问”的地方,其优势是抽象的理论研究分析,而不是具体的情况研判;评价地方社科院地位的标准应该是其学术地位,而不是影响党政决策的程度; 人文学科与现实没有太多联系,如果过于强调应用对策研究,对人文学科来说是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与其如此费力不讨好,不如老老实实坐自己的冷板凳,扎扎实实做自己擅长的“学问”。

2. 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不适应。由于思想观念不适应新型智库建设的需要,造成地方社科院在科研选题方面很大程度上依然停留在过去偏重纯理论研究的模式。许多研究人员在选择课题时,多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至于其研究的问题是否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是否对国家和地方的发展有所帮助,则无关紧要。在做应用对策研究时,也多是就事论事,缺乏全局性、前瞻性的战略眼光。书斋式的生活,使得许多研究人员习惯于从书本到书本的研究,而不是深入实际,从社会现实中发现和分析问题,确定研究选题。在研究方法上,地方社科院的研究人员最经常使用、最擅长的是传统的定性研究,而对于应用对策研究所必需的精确的实证研究、定量研究,则较少使用。应用对策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注重实际问题的分析,用事实和数据说话,这就要求研究者精通社会统计学和定量分析,精通现代研究方法,要会计算、会建模型。而这正是目前许多地方社科院研究人员的短板。

3. 人才队伍不适应。这种不适应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行政管理人员比例过高。地方社科院作为全民事业单位,在人员配置上有其类似于政府机关的地方。虽然是学术研究机构,仍然配备有大量的行政人员,拥有党办、院办、行政、财务、人事、纪检、外事、机关党委、工会、离退休干部处、妇委会等行政机构,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在地方社科院照样存在。更加不适应的是,在庞大的行政管理人员中,少有懂得科研规律、尤其是懂得现代智库规律,能够在资金筹集、课题联络、成果发布、观点推销等方面助推智库发展的管理专家。二是研究人员学科结构不合理。地方社科院长期按文科大学模式办院形成的学科结构的特点,是大而全、小而全,研究人员基本都是文科背景,且偏重于文史哲等传统人文学科,不仅社会科学方面的应用研究人才缺乏,更缺乏具有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统计学等方面学术背景的研究人才。三是缺乏高素质的智库人才。地方社科院目前普遍缺乏熟悉国家有关经济社会政策,了解省情国情,擅长应用对策性研究的高素质智库型人才。然而,作为依靠财政拨款维持的事业单位,地方社科院在争取人才、引进高层次专家方面,与高校、企业无法形成平等的竞争,难以引进高素质人才。

4. 体制机制不适应。从外部看,地方社科院与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政策研究室、发展研究中心、党校、高等院校等机构和部门的功能交叉和重叠,五路大军竞争激烈,社科院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危机。从内部看,则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机构设置不适应。作为公共事业单位的地方社科院,基本沿用的是国家机关的机构设置模式,不仅各种行政部门一应俱全,而且各研究所的设置基本上与文科大学相似,而应用对策性的研究所,则相对设置不足且力量较为薄弱。二是课题管理机制不适应。在课题组织形式方面,基本上仍然是单兵作战,少有跨学科、跨所的强强组合,而且实际上都是靠一两个人完成,少有思想的交流碰撞; 课题立项后,又往往疏于中期管理,课题结项时也经常把关不严; 研究报告完成后,很多都是束之高阁,或直接丢进废纸堆,其影响范围,充其量只是课题组和成果鉴定委员会的那么少数几个人。三是成果的评估机制不适应。多年来,地方社科院对于研究成果的评价一直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同行评价、轻社会和政府评价的弊端; 近年来虽然大都对成果评估机制进行了改革,但基本上沿用的是大学的评估模式,将学术刊物甚至出版社划分为A、B、C、D 几个等级,客观上造成了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的后果,这与新型智库以应用对策研究为主的定位是不适应的。四是成果宣传推广机制不适应。智库的生命力在于其影响力,而影响力的取得则直接取决于对其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过去地方社科院在这方面普遍重视不够,尤其是不善于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成果发布会等现代传播手段,向社会介绍自己的成果。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直接和知识分子传统的“清高”心理有关。多年来,包括地方社科院研究人员在内的知识分子把“学术成果”一直看得比较神秘,将其当作是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似乎能读得到、读得懂的人越少,成果的价值就越高,一经向社会扩散,为社会公众所知,便成了价值不高的“下里巴人”。在这种心理影响下,一些研究人员其实很不屑于通过现代传媒向社会推广自己的成果,并对“没有学术价值”的应用对策研究很是瞧不起。

以上所指出的外部、内部障碍,在各个地方社科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地方社科院要想成功实现向社会主义新型智库的转型,首先必须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在各个方面进行改革,突破目前所面临的障碍。

 

三、如何建设新型智库

 

作为体制内的机构,地方社科院在清除转型障碍、特别是外部障碍时,经常显得有心无力,迫切需要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支持。而且,在进行内部改革时,由于观念的不统一和触及部分人的利益,改革也面临重重困难和阻力。因此,地方社科院要实现向新型智库的转型,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 转变观念,明确地位

一是要从战略高度认识新型智库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纵观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历来都非常重视“智库”的作用,作为政府决策思路和战略分析的提供者,智库的发展水平逐渐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家软实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因此,加强社科院新型智库建设是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实现地方社科院的功能转型,加强社会主义新型智库建设,不仅对促进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扩大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和增强对世界事务的话语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新型智库与西方智库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它明确自己的意识形态属性,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科研和各项工作。对于地方社科院来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办院方向,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从中国当代实际和具体国情出发,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不断增强对形势的洞察力、判断力、鉴别力与反应力; 就是要坚持社会科学为社会实践服务的宗旨,自觉地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服务于政府、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企业,推动本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增强地方和国家的软实力,提升地方和国家的形象和地位。④

三是要打破传统意义上纯学术研究的“书斋”模式,树立深入生活、融入社会、进入市场的研究思维和价值取向,将基础理论研究与综合性研究结合起来,在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确定科研选题,树立打快仗、打硬仗的科研意识,从而提高破解理论难题的能力,真正成为智库型人才。

(二) 突出应用研究

把科研工作的重点转到应用对策研究上来,这是实现地方社科院向新型智库成功转型的根本保证。理论的生命与价值在于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理论的命题源自实践,理论创新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理论成果真伪的检验手段也在于实践。以应用对策研究为主,就是要把目光瞄准国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热点问题,以党委和政府、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为导向,为其提供高质量的决策咨询服务,使地方社科院真正成为党委和政府、社会和企业“用得上、靠得住、离不开”的“思想库”、“智囊团”。

就地方社科院来讲,要自觉执行以应用对策研究为主的新型智库理念,必须正确理解和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层次来理解: 一是地方社科院层次,二是科研人员个人层次。就地方社科院来说,以应用对策研究为主,就是要从根本上打破长期以来偏重基础研究的格局,撤除或合并一些基础研究机构,把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向应用研究大力倾斜,在课题立项、经费配套、职称评定、成果评价标准等方面突出应用对策研究的特色,调动科研人员从事应用对策研究的积极性,促进应用对策研究的开展。就科研人员来说,以应用对策研究为主,并不是不要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因为任何有价值的应用对策研究都是建立在深厚的理论修养基础之上的,应用对策研究的创新,其前提必定是理论的创新。也就是说,就个人而言,基础研究是一个理论储备问题,每个专业人员都必须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 应用研究是一个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问题,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算是一个合格、称职的智库研究人员。没有理论储备,应用研究很难有深度、上层次; 而没有应用研究,理论创新也缺乏源泉和动力。目前一些科研人员之所以对地方社科院以应用对策研究为主的智库定位有抵触情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能够正确理解和处理好基础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的关系,认为强调应用对策研究,就是完全不需要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了,从而担心应用对策研究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三) 优化人才队伍

地方社科院要成功实现转型,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必须拥有一支既有很好的理论基础、又有把握现实的调查分析能力的优秀的智库型人才队伍,在用人方面确立智库人才第一的原则。

一是要优化研究人员与行政人员的结构。建设新型智库,关键是要有一支杰出的科研人才队伍。这就要求地方社科院的人才队伍建设要以科研人员为中心,一切工作要以科研为中心。因此,地方社科院应尽量在能够自主决定的范围内,将有业务职称、有较强研究能力的行政人员充实到科研队伍中来,同时将那些不适合科研的科研人员调离现有岗位。全面推行聘用制,实行岗位管理,建立规范的岗位竞争和任期考核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是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特别是要加强青年人才的培养。由于财力不足等原因,地方社科院无法在引进高素质人才方面与高校、企业等形成有效竞争,因此,地方社科院要把人才工作重点放在充分培养和挖掘现有人才上,着力培养学科带头人和省情市情专家,尤其是着力创新机制,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在具体方法上,除了要充分发挥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定期进行具体的科研培训、组织引导其参与重大课题的研究、鼓励其在职攻读高一级学位外,还可通过组织青年就某一问题进行集体调研、帮助其制订个人“学术发展规划”等方式,培养造就一批年富力强、锐意进取、政治水平高、业务素质好、开拓创新意识强的青年科研骨干。

三是要努力引进高端人才,同时充分发挥现有高端人才的作用。虽然地方社科院在引进高端人才方面不占优势,但仍要挖掘潜力,创造条件,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同时,要充分发挥本院现有省级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学术带头人”、“首席专家”等高端人才的作用,使其得到应有的待遇,这对吸引外部高端人才也可起到示范作用。应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实行科研经费向重大课题倾斜、向优秀科研成果倾斜、向高端科研人才倾斜的政策,充分尊重学术自由,从多方面营造高端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

四是努力提高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端正学风。地方社科院在优化人才队伍时,应注意克服管理松散的弱点,利用多种形式提高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坚持民主求实、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学风,树立良好的学术道德;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提倡做人、做事、做学问相一致原则;努力塑造、自觉维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良好形象。⑤

(四) 改革体制机制

我们认为,地方社科院体制机制的改革应首先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优化学科结构。总的方向是有意识地弱化传统基础研究,突出应用对策研究。更具体地说,就是要在既定人事制度框架下,对传统基础学科,特别是没有明显地方特色和学术优势的基础学科,进行撤并压缩,增设应用对策研究机构,加强应用对策研究力量。当然,在改革的方式和步伐上,鉴于长期形成的现有格局,不宜急于求成,采取“休克疗法”,追求一步到位,这样做不仅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招致更大的阻力甚至引起一定混乱。

二是改革课题管理机制。首先在课题选项立项上,要以加强应用对策研究为指导方向,突出研究重点,整合研究资源,对于重大现实问题研究项目要给予特别扶持,对于交办、委托课题立项随时受理。在科研组织方式上,应积极实践集群式研究,克服研究人员习惯于单兵作战的研究劣势,优化科研资源配置,确保刚性科研任务完成,促进科研骨干队伍成长。在课题中期运行上,要实行动态管理,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包括撤销课题在内的纠正措施。在课题结题方面,应加强对成果的验收,及时督促按时结题,制定明确的刚性验收标准,对于无限期延期结题或验收不达标者,应有明确制约措施。

三是改革成果评估机制。地方社科院传统的成果评估标准和机制存在问题,不适应建设新型智库的需要,必须进行改革。但是,由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本身的特点和复杂性,对其研究成果的科学而准确的评价很复杂,很难用一个简单的标准去衡量,必须采用综合、全面的评估方法,并根据成果的不同类型,在不同标准的权重上有所不同。

四是建立健全应用对策研究的快速反应机制,强化精品意识。应用对策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时效性强,要求研究者必须在短时间内拿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而不是枯坐十年冷板凳。因此,地方社科院必须整合相关研究力量,紧密跟踪和迅速应对地方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及时提供理论支持和咨询服务,切实做到“快、准、深、新、高”。

五是巩固和拓宽合作与交流平台,加大成果宣传推广力度。首先,要打通应用对策研究的通道,建立完善定期向领导和领导机关呈报成果制度,让具有决策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研究报告能够迅速、直接进入党委和政府的决策咨询视野。第二,应实行开门办院,加强与地方各级政府、其它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加强科研基地、调研基地建设,更多聘任能够为新型智库建设提供实际帮助的院外特约研究员,构建社会化平台,扩大地方社科院在党委和政府、社会和企业界的影响。第三,继续办好高档次的学术期刊和皮书系列。要密切关注地方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热点和全社会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贴近实际,精雕细琢,使之成为新智库的一个重要学术窗口,扩大地方社科院在学术界和社会的影响,拓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渠道。第四,应创新成果的宣传推广途径。如建立健全重大研究成果发布制度,通过举办新闻发布会、出版座谈会,组织论坛、开办讲座,在新闻媒体及各类网站刊登消息、请作者接受媒体采访等形式,使社会各界及时了解地方社科院的科研成果,并以此为平台,打造地方社科院应用对策研究的知名品牌,从而进一步扩大其社会影响,使之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

总之,地方社科院向社会主义新型智库的转型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是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是党委和政府决策科学化、决策民主化的需要,也是地方社科院寻求自身更大发展的需要。转型势在必行,改革势在必行。尽管转型和改革中还有多种障碍和阻力,但是,如何成功实现转型本身,就是现实给地方社科院提出的一道应用对策研究课题,相信地方社科院“智者”们凭借聪明的大脑,一定会提出正确的应对之策。

 

参考文献:

    ①《力改长期边缘地位地方社科院共探“新智库”建设方向》,http://news.qq.com/a /20091207/001013.htm。

    ②林宪斋: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原崛起新智库》,《中州学刊》2009年第1期。

    ③《打造一流社会主义新智库———访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王荣华》,《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8月28日。

    ④钱洁:《2008 全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联席会议暨国际智库院长论坛召开,地方社科院应加快智库建设》,《社会科学报》2008年9月11日,第4版。

    ⑤吕余生: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智库的思考与探索》,《学术论坛》2009年第12期。

 

(作者: 山东社会科学院课题组,课题组负责人: 李建军; 成员: 崔树义、张凤莲、李兰永、刘娜;本文执笔:崔树义。)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