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科研科学研究
    
赵迎芳:文化扶贫激发脱贫致富动力
发布时间:2018-01-03 12:59  作者: admin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年12月27日 阅读量:

文化扶贫可以以文化人、以文启智。要提高文化扶贫的精准性、有效性和系统性,最重要的是紧紧抓住扶志、扶心、扶智和扶力四大工程。

着力扶志

扶贫先扶志是文化扶贫题中应有之义,而要扶志就应从思想扶贫与道德扶贫两方面寻求突破。

物质扶贫管一时,思想扶贫管一世。一些人之所以陷于贫困,除了因病、因灾、失能等客观原因之外,主观上存在较为严重的“等靠要”、听天由命、得过且过等消极无为思想。为此,我们要促使他们树立人穷志不穷、穷则思变、穷则思勤的自主、自强意识。进而,激发文化扶贫“内生主体”和“外来主体”的双重活力,形成外部多元扶贫与内部自我脱贫的良性机制。同时,我们要通过典型引路的方式,激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状态的决心和志气。

如果说扶志是扶贫的核心,是扶贫工作的精神之“钙”的话,那么,道德扶贫则是扶志、立志的关键。要在贫困人群中广泛开展多种多样的道德扶贫:发扬互帮互助的良好道德风尚;以深入持久的文化志愿服务推动扶贫脱困;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第一书记”的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其文化扶贫的道德责任感,把文化扶贫纳入相应的政绩考核指标之中,借以阻断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

关注扶心

一直以来,我国文化扶贫的工作重心更多放在建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上,对贫困人口的精神世界缺乏足够的关注。特别是在农村贫困地区,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家庭婚姻观念的变迁,农村离婚率居高不下,农村空巢现象较多,一些留守人口存在孤独、抑郁、无助等心理健康问题,精神生活呈现“荒漠化”趋势。

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完善社会关爱体系,增强对贫困群体心理健康的关注,化解贫困人员对脱贫能力的担忧。推进发展面向贫困人群的扶心工程,建立科学化、立体式、多层次的心理健康与心理矫治体系,设立心理实验室和心理门诊、心理辅导站,在贫困地区建立心理热线、心理科教网站、网络心理咨询谈话视频系统,对贫困人员进行心理教育和指导。

重视扶智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摆脱贫困需要智慧,只有提高贫困群众的知识文化水平,通过知识与技术的传授,提高其生存技能,才能从根本上脱贫。

积极促进教育扶贫。优化教育扶贫,就须立足于扶贫攻坚的角度,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资,把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特别是义务教育放在重中之重,优先考虑、科学谋划。

大力发展科技扶贫。首先,要在贫困人群和地区广泛普及科技文化知识,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其次,要依托科技项目拓宽扶贫渠道,优先支持贫困村承担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提高贫困村新品种、新技术覆盖率。再次,创新科技服务扶贫的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到贫困村挂职,帮助贫困户、贫困村创办科技型文化企业。

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扶贫。当前,要加快构建覆盖城乡、高效便捷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通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公共文化精准扶贫,改“供给导向”为“需求导向”,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文化需求表达机制,尝试实行“以需定供、按需配送”的文化扶贫供给模式。

致力扶力

文化扶贫不仅重在改善民生,最根本的着力点就是提升就业、创业水平,提高贫困人员的脱贫能力和贫困地区的文化生产力。

努力提高脱贫文化能力。为此,要以提高文化技能为中心,加大贫困地区职业培训力度,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建立健全农民培训基地,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创新农村技术教育培训载体,建立相对完善的农村技术教育体系,强化对贫困户的科技指导,提高科学种植、养殖的实用能力。

培养一批文化致富能人。为此,应加强对贫困地区文化专业户的保护、支持和管理,引导他们率先脱贫致富。通过文化产业扶贫“千村计划”、“三区”文化人才支持计划和“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培训计划,大力培养乡土文化人才。

提升脱贫文化生产力。助推贫困地区文化生产力水平提升,须致力于文化精准扶贫与脱贫,促进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同时,要推进贫困地区与大数据、文化生态、文化旅游、文化休闲深度融合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形成文化、旅游、新农村建设三位一体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