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科研科学研究
    
张述存:深刻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判断
发布时间:2018-04-13 05:32  作者: admin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报道》2018年2月15日第57期 阅读量: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作出了若干重大判断。其中,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的重大判断,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成就的充分肯定,又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主要问题的科学研判。深刻把握这个重大判断,对于准确认识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正确制定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十九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表述的深刻内涵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新判断,也是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学说的新演进。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十九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的新表述,首先要从分析社会主要矛盾的内涵和内在结构入手。

从供给一侧看,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高速发展,我国生产力水平已经有了明显提高,很多体现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的指标,都已进入世界前列。从2010年开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稳居世界第二;对外投资总额处于世界第二,利用外资总额处于世界第三;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稳居世界前列。这些成绩和指标意味着,我国生产力水平已经不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而是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

从需求一侧看,我国已经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截至2017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8500美元。人民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都已经大大提高。人的需求是逐步升级的。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满足的基础上,特别是在保证了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人民美好生活需要逐步升级,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也有着很高的要求。人民要求更好的教育、更满意的收入、更优美的生态环境、更健全的民主法治氛围、更全面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

在这种情况下,要想进一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仅仅需要简单增加物质文化供给,而是需要解决更为深层次的问题,这些深层次问题体现在很多方面,从哲学的角度看,突出体现为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所谓不平衡,主要指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不平衡;所谓不充分,主要指发展不够、发展不足。影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最根本的就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其他的问题都是这个最根本问题的具体体现。因此,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从主要矛盾发展变化的实际出发。

二、全面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既是中国共产党矛盾学说和矛盾分析范式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新应用,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内涵的新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十九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逻辑前提和理论表征。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全方位、开创性的发展和深层次、根本性的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从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来说,我国的发展已经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存在的显著变革,要求必须在社会意识层面及时做出新判断,用新的理论反映和表征社会存在的变革。十九大从主要矛盾变化的角度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抓住了社会存在变革的内核和根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最根本的理论表征。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角度来说,十九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判断,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也具有重大意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同时,及时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科学严谨的理论判断,用先进的社会理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是理论的必然要求,也是实践的必然要求。

第二,十九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判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定位的重要标示。十九大关于我国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判断,具有充分的现实依据,其中具有根本意义的一点,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十九大报告同时还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将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就是说,十九大关于主要矛盾转化的判断,是与我国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辩证结合起来作出的。从总体的历史方位讲,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不会变;从具体的历史方位来说,我国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两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定位,共同构成了判断主要矛盾的历史坐标。

第三,十九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判断是正确制定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中国共产党善于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善于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特别是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遵循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在规律,制定各项方针政策。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是对社会发展客观实际最根本、最实质性的认识;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认识是对社会发展客观实际的发展变化最根本、最实质性的认识。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从社会发展客观实际的具体实际出发,更要从社会发展客观实际的最根本、最实质性的实际出发。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也正是遵循着这样科学的认识论,才制定了各项符合客观实际、能够发挥正面历史作用的方针政策。

三、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从哲学上说,主要矛盾决定主要任务。十九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判断,赋予了党和国家工作新的历史使命和目标任务,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对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的制定提出了新要求。

第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待我国社会发展阶段问题。以主要矛盾转化为逻辑前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判断,与我国社会主义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在我们的理论认识中,两者都不可偏倚,不能片面强调其中一点而忽视另一点。既不能因为我国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就盲目认为我国已经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不能因为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就看不到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思想依然停留在原有的老观点上,认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第二,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十九大报告指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既要依靠人民,也要为了人民,满足和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向往。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是在党的群众观点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践中的运用。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一直强调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条件下,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更好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第三,按照新时代要求完善发展战略和各项政策,推进和落实各项工作。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主要包括:坚持全面社会改革,坚持新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做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对于推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来说,最关键的还是要继续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样,才能更加有力推进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不断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作者为山东社科院院长、研究员)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