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科研科学研究
    
韩民青:从传统工业化到新工业化
发布时间:2014-03-04 00:00  作者: admin        来源: 《大众日报》2014-03-02 阅读量: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分析美国20世纪的经济发展历史时曾这样说过:“1900年以来,真实GNP已增长了15倍以上,但这个总的统计数字掩盖了经历过演变的各个行业的命运,生产马蹄铁和蒸汽机的产业衰落了甚至消失了,钢铁和纺织工业面对外国生产成本较低的生产者的竞争,正在为自己的生存而斗争,航空和微机业则变成支撑美国工业体系的新堡垒——至少在一段时间里是这样。他进一步得出结论:我们必须认清技术进步在解释现代经济增长的7个趋向时所起的关键作用。

萨缪尔森的话对我们的启示是:对于我国已经确立的在21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还必须有更深入更具体的认识和把握,尤其是需要从科技进步、产业变革上做出具体的阐释,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数字翻番的设想上。我们不妨想一想,距今50多年前的20世纪中叶的科技、产业状况,目前已成为我们今天关键科技和产业化的信息科技、纳米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生态科技、太空科技等,在当时几乎都没有或者刚刚萌芽。如果按照这样一个思路再向前展望到21世纪中叶,我们是否可以说那时的关键科技及其产业化,21世纪初的今天也可能几乎都还没有或者刚刚萌芽?这进一步告诉我们,在抽象的经济增长数字背后有着复杂的新旧主导科技、新旧支柱产业的演变与更替,如果我们不能仔细地把握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和主导产业的新变更,我们所设想的经济增长数字就可能会落空。根据估算,要确保我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我们需要保证国民经济每年增长7%;而要确保我国在21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就需要我们从2021年到2050年的30年间,必须保持国民经济每年平均增长5%。要保持这样的经济增长率,必须确保不断推进新科技革命和新产业革命。我们决不能设想,21世纪中叶的现代化中还是21世纪初的科技状态和产业状态。所以,从现在到2050的近40年现代化建设过程,实质上也就是一个不断推进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的过程。没有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的过程,就没有7%5%的长期增长率。

人类文明的演进在本质上是由浅入深地不断推进对自然物质层次的认识与改造,不同文明形态的根本标志是不同层次的物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人类大体要经历六个时代,具体地说就是:天然生物时代与人工生物时代、天然化学时代与人工化学时代、天然物理时代与人工物理时代。采猎时代实际上就是天然生物时代(采集渔猎天然存在的动植物),农业时代实际上就是人工生物时代(人工种植植物和养殖动物),工业文明则实际上就是天然化学时代(采掘和利用天然化学物质)。工业文明之后的新文明,理所当然的就是人工化学时代人工创造和利用化学物质的时代(文明)”,由于从大时代的划分看它与工业文明都属于化学文明”,因此,与工业文明相对应又可以称它为新工业文明新工业时代

目前,人类使用的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和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源都来自于矿产资源(即化学资源)。天然化学资源虽然是丰富的,但始终是有限的,当工业化生产力高度发达之后,天然化学资源必然会出现短缺乃至枯竭,工业化生产必定会出现危机。这是工业化生产的最大历史局限。此外,工业化生产还是一种极具危害性的生产方式。伴随工业化生产会出现大量化学性质的废弃物质,从而进一步造成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带来毁灭性的破坏。这是工业化生产不可克服的又一局限。工业化生产的这两大历史局限,决定了它必然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

从当前到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将面临着现代化建设模式的重大转型,从传统工业化向新工业化转变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从传统发展模式向新发展模式转型,归根结底是由两大因素所决定的。第一个因素是工业危机的挑战作用。目前,我国已进入大范围生态退化和复合型环境污染的新阶段。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我国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资源和环境危机本质上就是工业危机。由于工业化生产所需要的自然资源日益匮乏,工业化生产所造成的生态恶化日益严重,工业化发展遇到了难以逾越的资源和环境瓶颈。为了应对资源和环境危机的挑战,必须转变传统的工业化增长方式。第二个因素是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目前,在世界范围兴起的新科技革命具有突出的综合性和深刻性的特点。其综合性表现为涉及的学科范围广大而不是局限于单一领域,它包括了信息科技、生物科技、纳米科技、新能源科技、新材料科技、环保科技、太空科技、物质科技、数学与系统科技等众多方面。其深刻性表现为新科技革命直接导致了新产业革命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科技领域本身,甚至可以说新科技革命已成为新产业革命的直接前奏。新科技革命促使我们积极进行新产业革命即新工业革命,这是一种能动性的战略调整,是对传统工业化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这种转变实际上就是从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向新工业化生产方式的转变。

改革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通过改革社会结构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和飞跃。因此,我们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和实施大力推进新科技革命、新产业革命的战略举措,以推动我国从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向新工业化生产方式的转变。


(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