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科研科学研究
    
刘晓焕:加强山东区域历史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09 08:06  作者: admin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阅读量:

加强山东区域历史文化研究

——访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刘晓焕

近年来,史学研究中的区域史研究不断走向兴盛。随着区域史研究的深入,史学研究的视角得以拓展,使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历史。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刘晓焕多年来致力于山东区域历史文化的研究,总结了不少研究心得体会。山东学界在山东区域历史文化研究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果?就相关问题,刘晓焕接受了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的采访。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建国以来山东学界在山东区域历史文化研究领域开展了哪些工作?

刘晓焕:我们党和政府历来重视历史(包括史志、党史、文史资料)的收集、编纂、出版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初,山东已有专门的历史研究所、山东省地方志资料征集委员会、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等机构,开始征集、编纂、研究、出版山东史志、党史、文史资料或相关著作。早在1958年,山东就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山东分院历史研究所(后改称山东省历史研究所),内部分甲骨文组、古代史组、近代史组,地方志组等。其中古代史组(朱活先生等)撰写、出版了《孔子年表》《山东三大农学家》等著述;近代史组编辑、出版了《山东近代史资料》第1—3分册、《山东近代史资料选集》、《五四在山东》、《从“巨野教案”到山东义和团》等资料集及著作,与山东大学、省政协等单位编写、出版了《胶济铁路史》《淄博煤矿史》《枣庄煤矿史》《纪念辛亥革命五十周年纪念文集》等著作、论集;地方志组则以“山东省地方志资料征集委员会”“山东省历史研究所”名义编辑出版了《山东省志资料》20期(山东各县市也在积极编史修志,到60年代初,编成县市志初稿约40部。)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也编辑出版了《山东省党史资料》1—2期,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则编印了《文史资料选辑》1—4辑等。

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对史学研究就更加重视了。省、市(县、区)三级政府都设有史志办公室(省政府还设有文史研究馆),三级党委(省委、市委、县、区委)都设有党史研究室(初名党史资料征集与研究委员会),三级政协(省政协、市政协、县、区政协)均设有文史资料委员会,并相继编辑、撰写过一大批史志、党史、文史书刊(本世纪初以前内部出版资料、著作多,大约2000年以后公开出版发行的资料和著作逐渐多起来)。在此期间,相关史学研究、教学的机构也在逐步健全、发展壮大,研究成果成批量涌现。相关机构如孔子研究院(1996年成立),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78年恢复成立,初名山东省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研究室,1980年改现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儒学高等研究院,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齐鲁文化研究院、山东地方史研究所,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孔子文化学院,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运河文化研究院研究院,泰山学院历史学院及泰山文化研究院等。

史学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或曰两大特点):其主要表现之一,是通史性质的著作(或相近著作)陆续问世:从省到市县区,都有一些通史性质(或相近著作)及资料的编著(辑)、出版。省一级情况如: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2卷本《山东通史》、3卷本《山东经济史》、《山东五十年发展史》,并与省档案馆合编了23辑近千万字的《山东革命历史档案资料选编》等。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孟祥才、胡新生著《齐鲁思想文化史——地域文化到主流文化》、吕伟俊主编《民国山东史》、吕伟俊等著《山东区域现代化研究》等;高等儒学研究院等单位则编辑出版了4辑200册《山东地方文献》等。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的10卷本《山东通史》、8卷本《齐鲁文化通史》、(100册)《齐鲁历史文化丛书》,3本《中国运河文化史》等。市(地级)一级情况,如济南市社会科学院组织编写的《济南简史》、6卷本《济南通史》,聊城大学等单位组织编写的3卷本《聊城通史》等。县(市、区)一级情况,如曲延庆著《邹平通史》、王伟波编著《昌邑沧桑》、佟海燕主编4卷本《琅琊文化史略》等。其主要表现之二——旧方志的影印、点校整理与出版。如雍正、宣统两部《山东通志》,道光《济南府志》,乾隆、民国两部《历城县志》(点校整理为《历城县志正续合编》5册),《临朐县旧志汇编》,《临朐县旧志续编》,《昌邑古县志集》,《莱芜历代志书集成》,《胶澳志》,《源远流长的东莱文明——平度旧志校注》,乾隆《莒州志》、民国《重修莒志》,乾隆《曲阜县志》,《沂水县清志汇编》等。所有这一切,都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山东区域历史文化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记者:近年来,历史文化名人研究成为区域历史研究的关注热点。请您介绍一下,对于山东地区的历史文化名人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

刘晓焕: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学术界在历史人物尤其是历史文化名人研究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以合传为例,代表性著作有《齐鲁英杰》,《山东历史名人的青少年时代》、《齐鲁将军传》,《齐鲁历史名人传》,《齐鲁古代兵家评传》,《齐鲁辛亥英杰》等。历史文化名人实际上就是一方名片,如成武县即将周自齐打造成自己本县的名片,为此开辟周自齐公园、开办周自齐纪念馆、为周自齐塑像等。众所周知,历史(文化)名人在提高地方知名度、扩大旅游资源乃至招商引资等方面起了很大作用。山东与周边各省,各市县区除了挖掘、宣传籍贯无争执的历史人物外,又在极力争取有争议的历史人物,将一些历史名人都说成是自己地方的名人。山东与周边各省对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争执,如山东龙口与江苏赣榆对于徐福故里的争执,山东与安徽对庄子、墨子故里的争议,山东(长清)与河北(任丘)对于扁鹊(名医)故里的争执等,山东省内滨州市(惠民县)与东营市(广饶县)对于孙子(武)故里的争议,鄄城县与郓城县关于孙膑、王鸿一故里的争执,临沂兰山区与费县关于颜真卿故里的探讨等,也都体现各地了对历史(文化)名人的高度重视。

记者:您本人在山东历史文化名人研究领域有哪些研究心得体会?

刘晓焕:我到山东社会科学院工作以来,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史和山东区域史,并在孙祚民、逄振镐、王如绘、庄维民、刘大可诸先生尤其是戚其章先生指导下,主要在戚其章先生指导下从事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捻军)、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尤其是甲午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教案与义和团运动两大领域的研究,并在上述研究领域参与了一些项目的研究,出版、发表了一些相关论著。进入21世纪,尤其2011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前后,我将研究重点逐步转到辛亥革命,尤其是山东辛亥革命与山东辛亥革命人物领域,究其因主要有二:一是从学术研究角度来看,相对于南方辛亥革命来说,山东辛亥革命有不同的特点,且是山东近代区域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研究力量十分薄弱、研究成果不多。南方学者甚至北方学者涉及不多,山东学者基本也是兼着搞了一些研究,而专门研究者不多甚至可以说没有。因此,山东辛亥革命研究领域需要研究的课题尤其是山东辛亥革命人物的研究,还有许多空白,亟需填补。二是从个人角度来看,对于历史人物研究较为关注始于山东大学读书时跟随杨希珍老师编写《山东历史人物辞典》。对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主要人物研究透彻,有助于对重大历史事件起因、进程、作用等多方面的把握。以往我对教案与义和团运动、甲午战争有兴趣,但相对于义和团运动研究大家路遥先生,甲午战争研究大家戚其章先生来说,以上两个领域已很难从中找出研究课题(包括其中历史人物)形成专著。但辛亥革命尤其是山东辛亥革命、山东辛亥革命人物就不同了,本人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注重收集近代山东区域史的资料,发现山东辛亥革命尤其是山东辛亥革命人物的资料特别丰富,故搜集越来越大,而且随着与南方辛亥革命研究的比较,发现山东辛亥革命尤其是山东辛亥革命人物研究的薄弱环节和空白越来越多,兴趣也就逐渐越来越大。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 张清俐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