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科研科学研究
    
理性与情感:自由到底是什么?
——读尚文华新书《自由与处境——从理性分析到生存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04 15:04  作者: 孙清海        来源: 《人文杂志》2020年第23期 阅读量:

一直以来,“自由”都是中国思想界的热门词汇,中国学界,关于“自由”的探讨也相当繁杂,自由主义者认为自己秉承的立场和观点才是纯粹“自由”的,儒家学派谈论自由时,或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由”因素,或参照西方的“自由”观念,更新或补充儒家的“自由”概念,逐渐形成“自由儒学”这一新秀分支。但不可否认的是,“自由”这个词的现代性根源在西方,对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它是一个舶来品。哲学探讨讲究的就是溯本追原,那么,“自由”这个词在近现代西方思想史到底是什么样子?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脉络?尚文华兄的这本新书就是针对这个问题而展开的。作者在书中写道:“认识到‘处境性自由’,处于情感和思想、生存可能性和现实性、以及理性分析到信仰和生存分析的关键位置,是我们该书最主要的目的。”可以看出,该书的写作风格跟谢文郁教授的名作《自由与生存》十分相似,创新性地继承了其导师谢文郁的文风,可以说是一部“反理性主义”而倡导“情感分析”“生存分析”的著作。

《自由与处境——从理性分析到生存分析》以“自由”在近现代西方思想史的地位和发展脉络为切入点,呈现出三个特点:观点新颖、问题意识;方法论独特;参考文献丰富、注释合理。

一、观点新颖、问题意识

该书的第一个特点是观点新颖、问题意识。学界对“自由”概念的讨论通常是从“理性”的视角展开的,主要包括政治哲学视角(如从马基雅维利到卢梭对自由的讨论)和哲学视角(从存在论意义上对自由的探讨。)本书则另辟蹊径,提供了一个新的哲学视角:宗教哲学式的生存分析。

事实上,尚文华并未全盘否定“理性”的视角,只是将该书的重点放到“理性”与“信仰”张力冲突下的“自由”概念的探讨上。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宗教-信仰强调人的生存中的接受性维度;哲学-理性则强调人的生存中的自主性维度;宗教-哲学的视角试图把生存中的接受性维度和自主性维度接受下来,并在两者的张力中讨论人的生存”,按照这样的思路,尚文华向我们展示了一条清晰而充满张力的思想史路线:卢瑟福论上帝主权与个体自由的关系、罗布斯论自由与权威的关系、洛克论个体权利与权力限度的关系、卢梭论个体自由与社会本性的关系等。

在第二章“理想化自由和生活的失落”中,作者则分析了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自由观,不过很显然,作者对三位哲学家“理性”视角的自由是带有“批评”色彩的,典型的就是在书中出现了一个语气很强的反问句:“康德式的自由能够维护人类生活共同体吗?”在这个问题之下,还有两个小问题:即“权利理解不一状态下能够维护政治共同体吗?”和“信仰缺失状态下能够维护伦理共同体吗?”作者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他认为康德的观点将人的存在割裂开来,康德使得人的存在发生分裂,具体体现为“两个世界的分裂”:“在个人的存在层面,自由个体同时生活在现实世界和理智世界的分裂里;在个人的共同体存在方面,他依然同时生活在自己的道德世界和上帝的国的分裂之中。”之后,作者又把黑格尔的国家学说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解释为对康德分裂体系的思想回应,作者的这种观点并非信口开河,而是建立在严格的文本分析基础之上的,他已然料想到这种对康德和黑格尔“理性”自由观的批判,肯定会遭到康德粉丝和黑格尔粉丝的不满。

正是由于对康德、黑格尔自由观的“不满”,尚文华把更多笔墨放在对祁克果和海德格尔“自由观”的论述和分析上。他认为,祁克果开辟了一条直面生存现象的分析方法,“通过进入信仰所带给我们的无限可能性状态,追踪‘自由’的思想史,批判对‘自由’进行掩盖的理智-理想建构。”很显然,这是从宗教信仰观来谈论“自由”,强调从“悖论的激情”来重新解释“自由”的内涵,并从“爱让人得自由”这个基督教信念来追踪自由概念,由此提出了“爱的伦理世界”这一说法。无论这种说法能不能被中国学术界所接受,但这一观点所体现出来的问题意识以及观点的新颖性是值得称赞的。

二、方法论独特

该书的第二个特点就是独特的方法论。尚文华在书中明确指出,该书使用的是“生存分析法”,他认为“人的实际生存引到了自由概念的演变,同时,对自由概念的理解也影响了人的实际生存。眼下所要呈现的就是自由与生存之间的张力在西方近代思想史上的表现。需要强调的是,人的生存本身乃是在张力下——主要是理性和信仰的张力——所展开的生存,因而自由的视域必定是在理性和信仰的争辩中开启的,缺失了任何一方,我们对自由的理解都是不充分的”。换句话说,自由与生存紧密相关,因此要研究自由,最好使用“生存分析法”,而不是理性的建构。该书使用的“生存分析法”注重考查了两类关系。

首先,“生存分析法”注重考察哲学家的生存关注与概念表达之间的关系,其基本预设为:所有的思想在哲学家的思想活动中都感受到了自己的生存张力,并希望能够找到一套概念体系来解释这种张力,指出出路。

另外,“生存分析法”注重考察生存出发点、经验指称和情感指向之间的关系。一个人的生存出发点是理性抑或是情感,他们的生存导向也会有所不同。例如,“这是一棵树”和“这是一颗神树”,说话者在表达自己思想时的出发点是不同的,前者是“经验指称”,后者则是“情感指向”。作者认为,近现代哲学在主体理性的预设之下,过分强调“经验指称”和理性论证,而忽略了“情感”的作用。但实际上,人是作为一种情感主体而生存的,是一种“情感”性的存在,因此“情感”对人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而不同的情感会指向不同的对象,由此构成了“情感对象”。

所以,尚文华这部书在方法论上有一个重大的贡献,即特别注重“情感”在哲学论证中的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使用的“生存分析法”也可以称为“情感分析法”。这一点,在他分析祁克果的思想时,显得尤其突出。比如,在分析祁克果的思想时,作者认为祁克果在《着急概念》中引入了“着急”这种情绪,由此揭示出人的自由状态,简单来说,“由于在生存经验里,人是从罪债跳入罪的,因而他将现实经验视为罪;同时在着急情绪中,它虚无化现实,从而能够自由地面对未来的无限可能性。后一种生存经验是一种面对无限可能性的自由状态,它不受制于任何已经建立的现实;但同时这些可能性也不是思想的抽象状态。”这种“情感分析法”,与“理性分析法”截然不同,“与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式的凭借思想建构人的生存、构造他的世界不同,现在我们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我们需要在自由中思考他与他人的关系。毫无疑问,根据我们的梳理,人的自由是在上帝中建立起来的,同样地,他与他人和生活世界的关系也必定是在上帝之中的;很明显,这样的上帝不在是思想建构的对象,相反他是在人的实际生存中,引导人建立各种关系的上帝。”这种独特的生存分析方法论,以及论证过程中包含的“情感”要素,拉进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为读者们提供了一条通往哲学的新道路。

三、参考文献丰富、注释合理

该书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参考了大量的中英文文献。写成这样一部思想史书稿,需要参考大量的中英文原著,即第一手文献。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书中提到的所有哲学家思想的解读都建立在一手文献的基础之上,而对于二手文献,甚至三手文献,作者主要放在了脚注之中。这就表明,作者对哲学家的思想的分析,直接是建立在自己对这些思想家原初著作(或接近原作的译著)的文本分析之上,有着自己的独立见解和分析,而绝不是人云亦云。但对前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权威性的研究成果,作者也能注意到,但它们只能作为对自己观点的补充或说明。由此也可以看出,尚文华写作过程中所耗费的心血和精力,以及坚忍不拔的毅力和严格的学术规范意识,这也与当今学术界普遍流行的浮躁之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结语

由于该书存在强烈的“反理性”色彩,尤其是与康德和黑格尔的“理性”的自由相悖,因此对于坚持理性论证的“康德迷”或“黑格尔迷”来说,这部书存在着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书中的部分观点或需进一步论证,或言辞表达过分“自由”。如“中国学界尚未真正消化近现代理性体系,因而不能承担起带给人类,尤其是带给中国人自己的生存困境。”此类观点从何说起,如何理解中国人的生存困境,如何真正消化近现代理性体系,作者并没有给出进一步的论证和明确的解释。

但是瑕不掩瑜,该书在选题、观点、方法论和文献使用上,都是一部质量较高的学术著作,虽然个别观点和立场可能会引发争议,但这也正是哲学的魅力所在,而且作为年轻学者能出版如此有份量的学术论著,亦是学术发展之幸事。

(作者孙清海系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已出站),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副教授)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李萍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