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科研科学研究
    
唐洲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在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培训班上的辅导报告
发布时间:2017-05-16 15:03  作者: admin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报道》2017年5月15日第39期 阅读量:

编者按:

今年5月17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一年来,“5·17”讲话犹如强劲东风,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蓬勃发展。为深入学习贯彻“5·17”讲话精神,进一步提升"创新工程"和"高端智库"建设水平,山东社会科学院于4月25日至27日举办了“科研人员学习‘5·17’讲话精神专题培训班”,全院144名科研人员参加了培训。25日下午举行开班仪式,院党委书记唐洲雁动员讲话并作辅导报告,院党委副书记王兴国主持。26日上午,副院长杨金卫作专题讲座。26日下午,全体培训人员进行分组学习讨论。27日上午举行结业仪式,院党委副书记王兴国作总结讲话,副院长张少红主持。在结业仪式上,6位科研人员作交流发言,他们从不同角度畅谈了学习“5·17”讲话的体会。编辑部特开辟专版集中刊发培训班部分发言摘要,以进一步促进学习研讨成果向科研工作转化。 


去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给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带来一缕春风。在过去的一年里,总书记的讲话如春风化雨,浸润着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心田,也让哲学社会科学这块时代的沃土硕果累累。一年后的今天,随着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繁荣发展新局面的逐步展开和我院创新工程的不断推进,我们举办这次培训班,进一步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

在社科院,我们一直倡导这样一个理念——政治理论学习就是业务学习,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更是我们的专业学习。因为我们社科院的定位就是要为现实服务,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而要做好这一点,首先就要了解党的中心工作,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党的主要领导人的讲话精神和党的各种文件精神。不管哪个所、哪个部门、哪个岗位,都要认认真真学,老老实实学,原原本本学。

结合本院实际,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谈如何学习和把握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的问题。

一、总书记为什么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

1956年党中央召开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浪潮;1978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确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根本方针。这两个会议是我国知识界、科学界非常重要的会议,但是迄今为止,还一直没有以中共中央名义召开过全国性的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去年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这次会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高度重视。

总书记之所以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在去年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把哲学社会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得这么高、看得这么重,客观地讲,是由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动力。社会生产力对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到底来自哪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过很多的论述。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后来又明确指出“科学当然包括社会科学”,这就说明哲学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也是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动力。

当然,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不同的时代条件和发展任务,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发挥的作用是有所不同的,我们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视程度曾经也是有所区别的。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首先要解决温饱问题,当然更加重视自然科学。比如1956年召开全国知识分子会议时,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要向科学进军、向自然开战,后来又提出要“来一个技术革命”,反映了当时国家亟需通过科学技术革命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历史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1956年中央还制定了一个12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其中就包括要发展核工业,这为我们后来研制两弹一星、乃至整个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解决温饱到实现小康,再到全面小康,不仅要向自然开战,而且要向社会开战,甚至要向人的思想领域开战。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现代化,包括进而实现人的现代化,都必须要靠哲学社会科学来引领,要做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其它方方面面的工作。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作用,既是我们党主观认识上的提升,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如此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是因为这是一个需要思想和大师的时代。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人民在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下,接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核心都是革命家,他们从数十年的战争风雨中走来,又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了建设新中国的重任。毛主席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曾经说过,我们熟悉的东西正在离我们远去,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向我们走来。为了把新中国建设好,他们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成就了奠基之功。当然,由于缺乏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等多方面的原因,在探索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先后形成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人民的生活开始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知识结构总体偏重于自然科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上,社会治理的问题更加突出,人的现代化问题更加突出,领导人的知识结构又开始偏重于哲学社会科学。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哲学社会科学在当今社会发展中不断凸显的地位和作用。

当前我们党正在带领全国人民决胜全面小康。一个14亿人口的国家全面步入小康,从此衣食无忧,这是史无前例的事情,也是举世无双的事情。在物质生活的矛盾基本解决以后,精神生活的矛盾就更加凸显出来,各种与此相关的社会矛盾也会随之凸显出来。为此,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社会民生领域,关注思想道德问题、意识形态问题、哲学社会科学问题。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社会思想的多变、价值观念的多元,怎样发掘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我们的社会治理、人际关系处理、核心价值观塑造、道德观念养成、人的素质提升,等等,都成为更加现实的问题。而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哲学社会科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今中国正在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社会变革和实践创新必然伴随着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创新。在这样一个创造历史的时代,更加需要学贯中西的大师,提出引领创新发展的理论。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说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健步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任重而道远。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是因为这是展示我国软实力的需要。网上曾经盛传撒切尔夫人说,中国人一百年也不会产生新思想并对人类有所贡献,因为“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姑且不论铁娘子当年有没有说过这类的话,但有一点是不能回避的,那就是看一个国家伟大不伟大,确实不仅要看它生产了什么物质、创造了多少财富,而要看它有没有生产出伟大的思想。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我们这个民族,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执着前行了五千多年,始终拥有着自己的思想和文化,也不乏伟大的思想家和理论家。往远处说,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诸子百家留下的文化遗产浩如烟海,尤其是以孔孟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影响了中国和世界两千多年。期间多次遭受外敌入侵,但中华文化始终屹立不倒,没有被同化,也没有被中断,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中华民族的韧性是息息相关的。

往近处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许多重要思想和国际战略也影响了世界。毛泽东思想对世界影响之大有目共睹,他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至今仍被世界大多数国家所认同。邓小平同志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这个判断一直没有过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理念,已经写入联合国文件,与“一带一路”战略一样,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同。

如今的中国正在为世界发展提供着“中国方案”,彻底告别过去积贫积弱的历史时代,正在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扮演着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角色。塑造当代中国文化大国、文明大国、文化软实力大国的事业,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助力推进。

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我们赶上了这么一个好的时代,赶上了中华民族实现全面小康、迈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口,就一定要充分把握好这个历史的机遇,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的重托。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写作。古人说一个人知识渊博,会说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古人获取知识,一般是通过阅读各种书籍。当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也要善于读书。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层出不穷,各种报刊杂志汗牛充栋,阅读方式与以往相比也产生了巨大变化,手机阅读、碎片化阅读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读书不是为了消遣,也不仅仅是为了增长知识,而是要利用自己学得的知识形成一定的哲学社会科学观点,为改造社会提供理论,为塑造价值观贡献力量……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读书,一定要读马克思主义的真经,一定要读各个领域的经典,不断巩固知识基础,提高学术素养,培养科学思维。

多读书还要多思考。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就是强调读书过程中思考的重要作用。怎样思考?要做到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把书中的道理悟懂悟透,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第二个层面是把书中的道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想一想我们从事的工作是不是能体现出书中的道理,或者书中的道理对我们的工作有没有启示作用;第三个层面是通过充分思考和深入研究,得出更新的观点或理论去指导实践。如果有了新的观点、新的想法,就应该写下来,著书立言,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职责,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服务社会的方式。一个人的观点未必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但是在不断的交流、碰撞中,迸发出新的思想火花,有助于提升对问题的认识水平,从而产生新的观点甚至理论,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更加清楚地认识人的各种需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人来到世上,是要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也是有方方面面的需求的,从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到需要经过艰辛努力才能达到的功成名就,不一而足,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四重境界。

首先是生存的需求。比如吃饱穿暖、衣食无忧,这是人们的普遍追求。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即将建成,这一需求已经不是问题,问题是吃的太饱、喝的太多,反而有伤身体,各种富贵病也随之而来。所以对很多人来说,如何过好绿色健康的生活反而是应该首先考虑的问题,不能把自己人生的眼光始终埋没在物质的光影里。

其次是传宗接代的需求。光是自己过得好还不够,还希望下一代也过得好,子子孙孙都衣食无忧,这也是人之常情。人们常说儿女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总是希望能多留给孩子一些财富,这一点无可厚非,对于今天的一般人来说也没有问题。问题是这些财富中,只有精神财富才是最重要的,要给他们良好的教育,特别是正确的人生态度,要教育孩子做一个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国家、无愧于天地良心的人。否则物质财富再多也不能保证他们世世代代衣食无忧,古人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再次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有所追求,做点事情,当官也是做事,无论是当官还是做事,都只是职业的不同、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人人都想当官,但一个单位的官位只有那么多,有人当得上,就有人当不上,不能因为当不上,就提不起精神去做事。人来到世界上,总是要做点事的,而做事就要有正确的理想和导向。我们做研究,讲究的是苦心孤诣,在艰苦的研究工作中,也许没有花环,没有掌声,但是这些工作给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进步、人文思想环境的塑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其实也就实现了我们个人的价值。因此,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正确的理想作为指引前进的明灯,不要做错误思想的奴隶,更不能天天想着去当个一官半职。如果想当官,到社科院这样的单位就是来错了地方,走错了行当。再说官当多大才叫大?当到什么份上才到头?有多少人为了一官半职反误了学术前程、思想旅程,得不偿失。

最后是立德立言、青史留名的需求。人生一世最重要的还是要留下道德文章,要说人生价值,这是最重要的价值。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身子要正、脑子要活,留给后世最重要的财富,应该是用生命和人品写就的道德文章,这其中既包括学术研究的成果,也包括为人处世的风范。大家都知道一副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世泽长”,一方面讲道德,一方面讲文章,二者不可偏废。周总理等老一辈革命家,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是我们事业的榜样,也是我们道德的楷模。当然,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这样的伟人,但是一定要向他们看齐,踏踏实实做事,坦坦荡荡做人,身处斗室之中,心怀天下苍生,始终不忘记古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豪迈情怀,本着“立功、立德、立言”的追求,用经世胸怀开拓学术荒地,用浩然正气树立道德标杆,用腹中丹青留下传世文章,积平生的努力,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门家、某一个方面的学问家。这不仅是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有的理想和追求,也是应尽的历史责任。

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如何找准定位、发挥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大到强”的历史跨越中,不光要发展经济做到“四肢发达”,还要宏扬民族精神做到“头脑清晰”。社科院,顾名思义,要以这些社会科学研究为己任,勇于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古人讲究“读书许身天下”,在弘扬民族精神、引领社会价值取向方面,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同样责无旁贷。

一是要搞清社科院的定位。社科院系统分为国家院和地方院。国家院的成立是思想解放的先声,是改革开放的先声,不但起步早、站位高、资源多,而且网罗天下英才,是出大师、出名人、出理论家思想家的丰产田。当然他们也承载着更大的历史使命,经常参与国家各项政策的制定,领导着全国很多重要领域的学会,举办了包括《中国社会科学》在内的一大批有全国影响的报刊杂志,取得了大量在国内外有相当影响力的成果。国家院不仅在学术上取得的成绩令地方社科院难以望其项背,而且培养和吸引了大批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在世界各地还有不少访问学者,增强了他们的国际视野。同时,国家院还有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部委员,在了解党和政府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政策咨询方面,也有着地方社科院难以比拟的优势。

中国社科院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起到了“国家队”的作用,为地方社科院树立了良好的标杆。我们地方社科院与国家院有所不同,大多是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立的,那时我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百废待兴,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迎来了一个爆发期,取得了不少成果,也出了不少人才。到了90年代,基础性研究的“拓荒”工作基本结束,地方社科院的研究开始陷入困境,一度出现话题重复、新意无多的现象。此后,一些兄弟院便开始在突出地方特色上做文章,地域文化、地方历史、区域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一定的突破。与此同时,高校开始崛起,以其灵活的体制机制、深厚的学术资源,迅速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力量,人才也开始慢慢向各高校流动。一时之间,地方社科院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进入新的世纪,地方社科院开始新一轮的探索。2004年,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地方社科院要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为地方社科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那就是“聚智辅政”。对于我们山东社科院来说,就是开始提出建设新型智库,做省委省政府的“思想库”“智囊团”,着力提升服务决策水平。方向明确以后,我们围绕如何转型、怎样处理好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但实践证明,在传统的体制机制下这些措施很难有明显的效果,取得的成果也不多。所以后来我们下定决心实施创新工程,用新的体制机制激励科研创新。事实证明,创新工程这条路子走对了。

二是要向高校学习,借鉴它们的成功经验。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高校的改革一直走在了科研机构的前面,特别是经历211、985、“协同创新”“双一流”等一轮接一轮的改革冲击波以后,不仅在学科建设上与国际逐步接轨,而且在管理、考核、职称评定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健全的体制机制,有很多值得我们科研机构学习借鉴的地方。

当然,在学习借鉴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社科院与高校的不同,特别是在评价体系、管理方式上,与高校有着明显的差别。比如,在职称评定上,社科院作为“思想库”“智囊团”,不仅要看学术影响,而且要看社会影响;不仅要看基础理论研究,而且要看应用对策研究;不以学科建设为唯一目标,更加重视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所以不能单纯靠一篇论文、一本专著来评定职称。去年我们进行职称改革,结合我院的定位和功能,充分考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特色,鼓励应用对策研究与基础理论研究并重,更加看重学术成果的社会影响力,切实发挥社科院科研成果“辅政”的功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是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说,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从人抓起,久久为功。而我们与高校最大的差距,恰恰就在人才上,时至今日,这个差距还有不断拉大的趋势。最近很多高校都在抢抓“双一流”建设契机,掀起了新一轮引进人才的风潮,科研机构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为此,我们也要积极应对,切实加强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真正做到引进一个人才,带动一个方面的工作。要创造更加灵活的机制,在人才待遇上迈出新的步子,拿出更优惠的条件,让有见识、有水平的人才愿意走进社科院的大门,让已安家、求发展的人才不愿离开社科院的大门,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人才优势,打下人才基石。

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一定要有良好学风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着重指出,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必须解决好学风问题。社科院的科研人员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和践行者,更应该从自身做起,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进程中既做一个有“智”的聪明人,又做一个有“志”的老实人。

踏踏实实搞研究,认认真真做学问。但凡学术之路,从来不是平坦大道,一旦开始做起来,就要做好坐冷板凳、走慢车道的准备。古人讲“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说的就是这种扎扎实实做研究的作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吃的就是做学问、写文章这碗饭,讲究的是“文火慢炖”、厚积薄发,对学问要有敬畏之心,对一个领域的经典之作要精心研读,加上对现实的观察和深入思考,才可能做出一道“有滋有味、回味无穷”的“学术大餐”,为社会发展奉献自己的真知灼见。做学术不能搞“大火爆炒”式的“急就章”,更不能四处拼凑搞“大跃进”,否则会在学术界砸了自己的锅、摔了自己的碗,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王国维先生曾在《人间词话》中把做学问分为三个层次,从最初做学问的迷惘,到探索真理道路上的艰辛,再到学有所成的大悟,每一步都走得很辛苦。但是现在走得稳,将来才能飞得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定要爱惜自己的学术羽毛和学术名声,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更来不得半点投机与取巧。

对学术要有敬畏之心,不能贪图浮名虚名。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不兴伪事兴务实》中,引用了荀悦《申鉴》中的一句话: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其实做学问也应如此,不要追求那些虚名。我们说“名家”,是指那些在学界治学做人都很有名望的大家,而不是说名字在书中出现的次数多了就会成为的“名家”。不要“图虚名而招实祸”,这是毛主席在总结“大跃进”失误的时候说过的一句话。历史上曹操就很懂得不能“慕虚名而处实祸”的道理,当年袁绍要跟他争大将军的位子,他便大度地让了出去。人问为什么?他说现在连皇帝都已经无法掌控国家了,图一个大将军的头衔有什么用处?对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其实也是如此,不能“图虚名而招实祸”,只要扎扎实实做好了学问,名声自然会传播出去。就像一句电影台词所说的那样:“追求卓越,成功自然会追着你跑”。

要创造良好的学术风气,不光需要大家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还要在本单位在社会上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从自身做起,恪守良好的学术道德,多读多思多写,立功立德立言,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引领改革创新精神,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贡献力量,不辜负时代赋予的重任。

(本文系山东社会科学院办公室张爰杰根据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唐洲雁在山东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培训班上的发言录音整理而成)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