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科研
    
崔树义:国外智库的类型、特点、发展趋势与经验
发布时间:2016-03-17 15:56  作者: admin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报道》第11期 阅读量:

二战以来,世界各国智库迅速发展,现已成为影响政府决策、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研究分析国外智库的建设和成功经验,对于我们建设新型智库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外智库的类型

依据智库的性质,可以分为官方智库和民间智库两类。官方智库是指由政府资助,并存在于政府体系之内的智库;民间智库是指主要依靠政府之外的社会资金,如基金会、企业、个人捐助以及研究收入等,注册性质为独立社团法人或企业法人,西方的大多数智库均属于民间智库。

依据智库的研究领域,可以分为综合性智库和专业性智库。综合性智库所研究的课题涉及内政、外交的各个方面,甚至还可能包括为武器开发、更新科技等提供技术支持;专业性智库的研究范围较为集中,重点关注政治、军事、外交、商业或科技中的某一方面。

依据智库的政治立场,可以分为中立型及倾向型智库。中立型智库通常没有较为分明的政治取向,倾向型智库一般具有明确的政治立场,表现出对某个政党理念的拥护与支持。

依据智库的规模,可以分为小型智库(10人以下)、中型智库(10-100人)和大型智库(300人以上)。

二、国外智库的特征

独立性。智库的生命力和独特的社会作用,根植于它的独立性。独立性乃是智库的核心属性。发达国家智库的独立性,主要表现为组织独立、资金独立和观点独立。从组织形式来看,智库独立运作、自成体系。

组织的稳定性。智库不是松散的社团或集群组织,而是目标明确,管理高效,有着长远发展规划的组织单位,它的稳定性是其得以不断发展的前提。但是,这种稳定性并不意味着不变和封闭。

研究的“公正性”。智库一般都声称自己研究的开展和立场是中立与客观的,这种“公正的”研究,可以使研究者免除外部的干扰和影响。智库一旦放弃了其中立的立场,就很可能成为被利用的喉舌,变成政府或某个党派的代言人。

非盈利性。国外一般智库的性质属于非盈利性民间组织,尽管它拥有广泛的资金来源,但其募集的资金只能用于组织发展和需要,不能以利润分配的形式流入个人的腰包。

现实针对性。智库不以纯学术研究为主,而是以影响政府决策为主要目标。它们通过为决策部门提供政策思想、方案和建议等智力产品及其带来的影响和声誉,来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决策者和社会公众是否考虑或者采纳智库的政策建议,是判断智库影响力大小的主要标准。

广泛的影响性。智库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使自己的研究成果获得广泛的认可,影响和引导社会舆论。智库扩大影响的手段有发表演讲、发布报告、举办会议、出版书籍、网络/媒体宣传等,但其最关键的手段当属与政府、议会或政党保持良好的交流与信任关系。

三、国外智库的发展趋势

研究领域多样化。当前国外智库的研究领域全方位、跨学科,越来越具有综合性。这一方面是由于当前的政策研究所涉及到的对象越来越具有综合性,需要从多个领域、多种角度进行综合性分析;另一方面,是由于国际智库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一些智库也通过拉长研究战线,扩大其对本国政府决策的影响。

研究活动国际化。智库的国际化趋势主要表现在组织形式、业务范围、学术交流和人员流动等方面,许多智库在成立时已经考虑到建立一种适合与国外智库交流合作的机制。

研究主题现实化。虽然国外智库都将部分研究力量用于涉及世界各国以及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重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但其研究重心仍然是在于关乎本国核心国家利益的问题,特别是在涉及重大国际性议题时,国际知名智库的研究内容具有更强的现实性,其研究成果也具有鲜明的国家立场和政治价值取向。

重视长期系统研究。虽然当前国际智库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宽泛,但大多数的国际知名智库并不是将其研究力量进行平均分配,而是集中力量于若干重点领域,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长期跟踪研究,以期形成自己在特定领域的智库品牌,保持领先优势。

四、国外智库建设的经验

宽松的制度环境。西方三权分立式的政治制度结构,必然导致权力的分散以及决策机制的公开性和开放性。决策的制定需要考虑的因素大大增加,权力利益的博弈十分复杂,强烈需要智库这样的咨询机构提供大量全面的信息分析。

政府的高度支持。国外政府对智库的支持,主要表现在需求支持、经费支持以及法律与政策支持三个方面。

高度的独立性。国外的智库在体制上都是独立于政府和财团权力控制之外的,这是整个智库体系的基础。只有具有充分独立性的智库,才能有效避免揣摩上意的倾向,保障智库其政策思想有足够的公共性和正当性。

多样化的资金来源。国外智库的资金来源多种多样,而不是单纯依靠政府拨款或是企业赞助。美国智库资金主要是来自基金会和企业的资助,欧洲和日本等政府投入资金较多的发达国家,其智库资金也多半是来自非政府渠道。

灵活、完善的用人机制。国外智库在用人上都享有完全或高度的自主权,可以根据智库发展的需要,自主地配置和使用人员。智库对录用的研究人员大多实行合同制和聘任制,人员流动性强,在用人上坚持以才取人,而不以党派、宗教信仰、观点异同作为录人标准。

专业化的管理。国外智库的行政管理人员一般都是管理能力与研究能力兼备的“两栖人才”,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学者型的管理者。同时,他们大都具有在政府、企业、高等院校或一些民间组织任职或兼职的经验,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口才以及与外界联系和交往的能力。

完善的传播途径。智库的生命力和价值在于其影响力,而影响力的获得则主要是通过对其成果的传播和推广。在这个过程中,媒体的宣传和放大功能是至关重要的。

与政府的良好互动。智库虽然在思想上和研究上是独立的,研究工作和成果是透明的,但它必须与政府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互信互动机制,从而使信息与思想的流动渠道保持通畅。

良性的人员流动机制。国外智库与政府、企业和大学建立有良好的人员流动机制,即提出所说的“旋转门”,这是智库保持其活力的重要方式,可以为智库带来大量的思想火花,同时也可以在人员流动中进一步扩大智库的社会影响。

对公共决策发挥影响。以上各种因素的最终结果,是智库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有着重要影响,这是智库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立身之本。如果达不到这样一个目标,智库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作者系山东社科院人口所所长、研究员)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