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科研
    
汪霏霏: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发布时间:2017-08-24 10:00  作者: admin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报道》2017年8月15日 第45期 阅读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速,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良好态势。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逆势而上。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16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8071亿元增加到30254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从2012年的3.48%提高到4.07%。其中,京沪苏粤浙五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5%,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从区域发展格局来看,在2016年10月发布的《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综合指数排名中,北京位列第一,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分列第二至第六位,连续3年占据全国六强。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梯队,六省市充分利用改革“窗口期”,推动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和开放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与此同时,各省市在文化产业竞争增强效应显现,在新形势下文化产业层面的区域竞争加剧,梯队差距扩大。

改革释放活力 文化产业势头强劲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实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等文件,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文化产业增速始终高于GDP增速,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十二五”期间,伴随着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文化企业的整体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文化企业的上市数量继续保持增长。截至2016年8月底,上市文化企业数量达215家,其中北京有66家,占比30.84%,位居第一;广东36家位居第二名。北京、广东、上海、浙江四大省市作为上市文化企业主要分布地,依托众多的上市文化企业,吸引资金实力明显强于其他省市。

实施创新驱动 重点行业“全面开花”

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文化领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各重点行业全面协调发展,在稳增长、调结构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产业体量增大的同时,文化产业质量效益也持续提升,初步构建起结构合理、门类齐全、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全国“文化企业30强”已推荐认定九届,一批文化“航母”破冰起航。与往届相比,本次评选标准强调企业的规模实力以及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并要求入选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净资产双过十亿、净利润过亿为标准。“要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文化和企业集团”,成为本届“文化企业30强”的最大亮点。

立足文化自信 “走出去”步伐加快

党的十八大以来,立足于民族文化自信,搭载文化产业发展快车,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大幅提高。

2016年,全国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885.2亿美元,其中出口786.6亿美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对外直接投资39.2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18.6倍。

在历届文博会上,中华文化渐受外商青睐。2017年5月举行的第十三届文博会吸引了40个国家的117家海外机构参展,来自美国等99个国家和地区约2万名海外客商前来参会,成交逾2240亿元。一批龙头企业、数字文化创意精品和“文化+”新业态集中亮相,成为观察和研究我国文化改革发展趋势的重要窗口。

耕植文化基因 吹响创意园区集结号

自2004年以来,为促进文化产业集约化、专业化发展,在借鉴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国扶持发展了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以羊城创意产业园为例,该产业园是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于2007年创建的大型文化创意产业园,在“2015中国文化产业园区TOP20”中排名第一。目前,创意园入驻企业100余家,初步建立了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旗下各系列报及数字媒体公司为核心,辐射视频直播、音乐移动播放、在线电台、在线游戏制作、实体演艺剧院、偶像专属剧场线上线下一体的多元传播生态。

在“改革窗口期“把握文化产业发展趋势顺势而为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重申,到2020年要将“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表明中央在“十三五”时期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目标的决心和信心。“十三五”是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历史机遇期,呈现出六大发展趋势。

趋势一:多元共振——文化与科技、旅游、资本的融合

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十三五”时期,文化与科技、旅游、资本等深度融合成风向标,新兴业态不断拓展,形成多元化、市场化、社会化的文化投融资格局,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共振效应愈发凸显。

随着产业发展的相互融合和渗透,文化企业必将实现经营业态的多元化。第九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入选的诸多骨干文化企业,不断创新商业模式,实现从传统的单一文化产品到多元、现代的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全产业链的大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趋势二:文优济世——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的融合

随着国内外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特性已经使得它不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产业现象,而是一种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新生发展范式。“文化+”是以文化为中心的跨界融合,将现有文化产业成果与新兴市场要素相融合,形成以文化为驱动力的新产业模式。

未来“文化+”将融合到国民经济更广泛的领域,横跨三个产业,进一步放大文化产业的格局和境界:文化创意与第一产业融合,创意农业将帮助农村换新颜;文化创意与第二产业融合,使工业旅游和工业设计方兴未艾;文化创意与其他相关产业融合,更符合消费者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的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拓宽文化产业新的发展领域,释放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力量。

趋势三:金融为器,文化为魂——文化与金融的融合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引导文化与金融多层次融合对接,有力的促进了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近年来,中国文化产业最大的进步就是致力于解决“轻资产”文化公司的投融资问题,政策和市场双向发力,让越来越多的文化企业享受到了金融的阳光雨露。

2016年,各级政府出台文化金融相关政策,形成导向性影响,也吸引了社会资本对文化金融的关注度。国家层面,财政部文化司成立,大文化产业和融合性产业的政府财政视角将越来越明朗;文化行业首次纳入国家PPP推广战略,促进了文化领域的投融资创新尝试。省级层面,2016年7月19日,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联合发起设立的广东省新媒体产业基金在广州揭牌,这是广东宣传文化领域第一只省级政策性引导基金。通过设立南方媒体融合发展投资基金、全媒体文化产业基金、新媒体产业基金,全力打出创新“文化+金融”亮丽的“组合拳”。

未来文化金融的问题,不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会不会用”的问题,文化金融将呈现“马太效应”,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的文化企业将越来越好,筹建分公司、拓展新业务游刃有余,善用金融资本来实现自己的文化梦想。

趋势四:以文惠民 以文润城——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融合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意见》发布,相关试点单位积极开发文创产品。2017年“有序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又写入文化部重点工作。在未来的城镇化建设中,尤其在特色村镇推进中,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边界将更加模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与其说是文化事业的投入,实际上也在为文化产业积累资本;与其说是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实际上也有社会效益,为当地文化事业作贡献。通过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渗透交融,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将比翼齐飞、共同发展。

趋势五:风正帆悬 聚力远航——文化产业与“走出去“战略的融合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力渐强,文化“走出去”经历一轮轮实践提升,将焕发出内生新动力。“一带一路”建设为文化产业跨地区融合及走向世界提供了新机遇,文化产业可以在此战略格局下突破行政区划的阻隔和产业门类的分割,以国际化的视野,整合国际化资源,开拓国际化市场。近年来通过海外市场成熟渠道“借航出海”,是许多文化企业走出去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实力增强及国际视野拓宽,一些企业开始选择自建渠道“造船出海”,自建平台“海纳百川”。这种战略布局和组合,将为文化走出去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趋势六:琢玉成器——文化产业与“工匠精神”的融合

“内容”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和精髓,“创意”是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命线和原动力。我国文化产业已走过10年的“热运行”,文化产品普遍供给短缺的局面已经大大缓解,文化创意将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文化企业最核心的任务是要做好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否则就是无源之水。2016年,上影集团出品的电视剧《彭德怀元帅》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收视率一路走高,各大视频网站播放累计突破7亿次。上影集团董事长、总裁任仲伦指出,文化企业的逻辑起点在于提供精神产品、传播思想信息、担负文化传承使命,它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讲好故事。

郢人运斤、庖丁解牛,工匠精神在我国历史悠久。文化企业要有工匠精神,在文化领域精耕细作,做精、做深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提质增效,这是文化企业成长的立身之本,也是文化企业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所在,更是成就百年基业、弘扬中华文化的必由之路。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所助理研究员)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