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科研
    
十年回眸看发展 改革创新谱新篇
——跨越“十一五”“十二五”的山东社科院
发布时间:2016-03-17 15:35  作者: admin        来源: 《山东社会科学报道》2016年3月15日第11期 阅读量:

“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的十年中,山东社科院准确把握地方社科院的目标定位,理清工作思路,推进改革创新,积极推进实施创新工程,深入实施“科研立院、人才兴院、管理强院、开门办院”四大战略,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双轮驱动”,努力提高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积极为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推出了一大批科研精品和学术力作,科研工作取得新成绩,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一、明确目标、找准定位,着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一流新型智库

科研重点的转变是建设新型智库的关键所在。2006年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山东社科院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推动和支持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切实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更加突出应用对策研究,着力推动科研重点、管理方式、队伍建设三大转变,优化提升科研管理、人事管理、经费管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为省委、省政府领导科学决策服务和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上来。通过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明确了科研主攻方向,全院上下在推动科研转型和加快发展上形成了共识,在应用对策研究方面取得了新成效,事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开创了各项工作新局面。十年来,共取得各类研究成果8000多项,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社会知名度不断提升,切实发挥了“思想库”和“智囊团”的重要作用,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新型智库建设目标的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山东社科院改革发展的主攻方向。2008年,该院在全国地方社科院中较早提出了建设国内一流社会主义新型智库的发展目标,并结合制定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强力推进实施。在“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着力实施科研立院、人才兴院、管理强院、开门办院“四大战略”,努力实现“五个一批”,即建设一批符合时代要求、适应实践需要的重点学科,建立一批特色鲜明、代表性强的调研基地,培育一批科研能力强、业务水平高的省情专家,推出一批起点高、影响大、质量好的精品力作,打造一批省内有知名度、国内有影响力的学术名牌。通过“五个一批”建设,发挥好“三个作用”,即发挥好高层次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基地的作用,发挥好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基地的作用,发挥好山东地方文化研究基地的作用,把山东社科院建成一流社会主义新型智库,成为省委、省政府及全社会信得过、用得上的“思想库”和“智囊团”。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的实施,为社科研究事业的繁荣发展和新型智库建设目标的实现奠定了体制机制基础。2012年以来,山东社科院在学习借鉴中国社科院、上海社科院实施创新工程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着眼地方社科院长远发展并紧密结合全院实际,通过积极推动实施创新工程,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使科研组织形式、成果考评体系、科研手段条件、人才队伍建设、人员机构设置、行政后勤管理、资源配置方式、经费使用管理等,更加符合科研规律,更加利于创新发展,真正建立起了严格的人员“能进能出”、待遇“能高能低”、职级“能上能下”的竞争择优和考核考评机制,切实解决了科研管理、行政管理工作中一些问题弊端,有效调动了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科研精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大幅度提升,服务决策、服务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明显提升,为各项事业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和机制保障。

二、紧跟时代、把握大势,追踪研究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社会科学院作为意识形态部门和综合性研究机构,在深入研究、全面阐释、宣传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具有人才智力优势,必须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服务社会、公共外交的功能作用。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十一五”以来,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社科院把深入学习研究党的创新理论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尤其是在追踪研究宣传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作出了自己的努力,推出了一批有影响的重点研究成果。

2012年,在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发表实现中国梦的谈话之后,山东社科院专家随即接受《人民日报》专访,发表了《实现百年梦想的政治宣言》的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学习班上提出要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的探索,山东社科院就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全面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实践》的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次全国人大会议强调实现中国梦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之后,山东社科院在《人民日报》发表了《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的文章;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以后,山东社科院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哲学社会科学也要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统一》的文章;全党兴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热潮以后,山东社科院又在《光明日报》发表了《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部署》的文章,并把上述这些文章汇编成册,题为《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部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据统计,2013年至今,山东社科院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求是》等中央媒体发表的理论文章和调研报告40多篇,其中仅2015年就达15篇,基本上实现了原来每月1篇的设想,及时发出了山东的声音,扩大了山东社科院在社科理论界、学术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与此同时,按照省委和省委宣传部的安排部署,配合全省宣传思想文化重点工作,组织专家参加十八大精神、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宣讲活动,参加宣讲的人数达到10多人次,是省直各部门最多的一家。与山东广播电视台、齐鲁网理论频道合作,现场直播山东社科院10多位专家对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省委有关会议的解读。2013年以来,承担山东思想理论动态、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特点、当前群众对文化需求新期待等有关调研课题的研究任务;与山东电视台齐鲁网合作,发挥理论专家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作用,先后到泰安泰山区、烟台开展“理论专家下基层活动”,针对“泰山E家园文化惠民”“沿海经济带城市布局”等进行专题调研和研讨。7位专家受聘为山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并到高校讲授思想政治课。这些工作的出色完成,对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有关会议精神,认真学习理解中国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等,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在社科理论界和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影响。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提高科研服务科学决策和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能力

近年来,山东社科院通过参与政府工作报告起草、重大课题研究、省情大调研、省“十一五”规划、省“十二五”规划、省“十三五”规划和其他重大发展战略制定等,在经济文化强省、高新技术产业、新型城镇化、新农村建设、服务业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外向型国际化战略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对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对金融危机、转方式调结构、财税改革、劳动就业、扩大内需、文化产业、医药卫生、社会管理、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地方立法、生态山东、平安山东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对策建议。

充分发挥新型智库的决策咨询作用,积极主动地做好山东省重大发展战略的前瞻性研究。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等省发展战略,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2014年,山东社科院承担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承担的“山东提升对外开放水平调研”“全面深化财税改革调研”等重大课题的调研工作,组织开展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山东参与海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研究”“建设山东现代农业创新发展试验区研究”等重大课题的研究。2015年,承担了省政府重大调研课题“山东省地方立法调研”“山东医养结合调研”等课题调研。超前谋划布局,整合有关研究力量,成立“山东省‘十三五’规划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组,设计了21个重大选题开展深入研究,为山东省“十三五”规划的制定实施建言献策。郭树清省长等10位省领导对《“十三五”我省财政收入稳增长的思路与建议》《“十三五”我省先行实践中国制造2025,推动制造工业生态系统升级的路径》《补齐服务业“短板” 加快我省“十三五”经济转型发展的建议》等7项成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有关部门结合社科院研究成果,安排专人调查分析,提出全省“十三五”时期相关工作的意见建议。

自2010年起,连续6年组织“省情与发展”大型调研活动,并精心组织实施,变“单兵作战”为“集团攻关”,通过深入开展调研活动,使省情调研成为有组织的常态化工作,走出一条“理论支持实践、科研服务决策、成果基层转化”的新路子。2014年立项省情调研课题33个,贴近基层需要,征集部分地市党委政府意见建议,由地市提出本地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在提高针对性、有效性上作出了新的探索。2015年,在创新工程首批创新团队重大支撑项目研究中,重点立项了胶济铁路沿线中德自由贸易区建设、农村专业化趋势与农业经营方式演变、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一带一路”海上战略支点、国库现金管理模式创新、区域文化竞争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医养结合等关系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选题。《关于建立我省财政“资金池”盘活国库现金存量的对策建议》《我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研究》等一批研究报告得到省领导肯定性批示或被省直有关部门采纳。

山东社科院下属省情研究院首次开展“2015年山东省经济社会综合问卷调查”,获得了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第一批自有省情数据,推出基于调查数据撰写的5个研究报告,受到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另外,山东社科院还以山东智库联盟为依托,与省社科规划办联合设立省社科规划项目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协同创新研究专项,面向全省招标,聚集全省智库研究力量开展协同攻关。经评审,确定了“以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引领新常态下山东经济转型发展研究”等5项重点项目、“新常态下山东省产城融合发展政策取向研究”等20项一般项目。目前25项课题研究工作正稳步推进。山东社科院还设立了山东智库联盟调研基地专项课题,以此为纽带,加强与智库联盟成员单位的合作。

为了进一步发挥专家多、学科全的专业优势,不断提高服务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针对性、时效性,山东社科院从2013年立项的120个课题中遴选出30个关系全省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党建等方面的重点研究课题和10个省情调研课题上报省领导,先后被12位省领导批示圈定,要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争取出更好的成果。2014年山东社科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充分论证列出13个重大研究课题请省领导进行圈批,组织院内外专家学者集体攻关开展深入研究,把高质量、高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精品力作呈报给省领导。

近十年来,通过报送《呈阅件》《科研要报》等,对关系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为省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咨询,200多项成果获得肯定性批示,其中受到党和国家领导同志批示的成果5项。山东社科院连续十多年被评为“全省调研工作先进单位”。

四、培育品牌、打造精品,着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和应用对策研究水平

社科院作为新型智库建设的主力军,既要在党的创新理论方面发挥主阵地、主力军作用,也要在研究地方历史文化方面形成特色、推出精品,努力打造具有综合竞争力和创新力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高地。

1.切实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山东社科院坚持应用对策研究和研究基础理论“两轮”驱动,在加强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的同时,重点支持一批对学术发展和学科建设起关键作用的重大基础理论研究课题。在创新工程制度设计中明确科研导向,鼓励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科研人员加强学科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立足学科发展前沿,开展独立思考。在研究中注重发挥每一位科研人员的自主创新能力,激励他们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同时,不断加强学风教育,以良好的学风带动科研工作。

近年来,山东社科院推出一批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研究精品成果。《毛泽东: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行者》《论列宁思想理论观点演变隐含的俄罗斯民族角色定位问题》《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应对全盘西化和文化复古两大思潮的挑战》《融合历史文化资源与创意产业探讨》《蓝色经济实践与海洋强国建设前瞻》《生态文明语境下的海洋强国》《“内圣外王”之拘蔽与法治理念的逻辑演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的制度障碍及解决途径》等一批研究论文在《哲学研究》《历史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党的文献》等权威期刊和CSSCI期刊发表,70多项成果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其中10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另外,一批专著在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华书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名社出版。比如,《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战略部署》《毛泽东与中国道路》《毛泽东的成功之道》《伟大工程与伟大梦想》《毛泽东的中国梦》《新型智库建设理论与实践》《蓝色经济文化系列研究丛书》(9卷本)《李秉衡集》(上、中、下)《习史思辩录》《中间商与中国近代交易制度的变迁:近代行栈与行栈制度研究》《融资约束对中国企业出口的影响与对策研究》《萧梁政治制度考论稿》等。

2.扎实做好国家社科基金等高层次课题申报工作。在近年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工作中,根据院党委的部署要求,科研组织处积极出谋划策,不断创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组织和管理方式,大力强化项目申报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管理工作。通过动员部署、邀请知名专家做专题辅导报告、同行专家分组评议、修改意见反馈、技术审查等多种方式,对如何选好题目、做好设计论证、组织研究团队、规范填写申请材料等进行了精心指导。2013年,山东社科院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立项实现新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与历史发展》立项为重大项目,另有5项课题分别立项为重点、一般和青年项目;2014年山东社科院有8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立项,位居全国各地方社科院前列;2015年,共立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7项(其中2项为重大委托课题),省社科规划课题14项,省软科学课题5项,院“省情与发展”调研课题33项、院自选课题13项。支持资助优秀学术著作出版,五年中共有30多部书稿获得资助。

3.切实加强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培育建设。按照“巩固、调整、优化、发展”的原则,根据新型智库建设需要不断调整学科布局,加大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经费支持力度,巩固山东地域文化与文学、儒家哲学、山东区域史等特色学科,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等优势学科创新,不断增强传统学科的发展活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应用学科建设,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农村经济、海洋经济、对外经济、人口学等优长学科,加大对财政金融、文化产业、社会保障、城市发展、党建与政府管理、“大数据与互联网+”等学科的扶持和培育力度,使之成为新的科研增长点,带动应用对策研究的深入开展。甲午战争史、人口史的研究多年来一直居于全国领先地位,海洋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开拓了我国基础经济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儒学、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在当代思想文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目前,院重点学科达到14个,形成了布局合理、重点突出、优势明显的学科体系。

4.加强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和平台建设。先后设立山东省“泰山学者”区域经济研究、高效生态经济研究岗位2个;设有山东省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和山东省社会科学文献信息中心;在原有的山东省海洋经济研究基地、对外经济研究基地、生态经济研究基地、人口研究基地、山东省文化产业理论创新基地、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软科学研究基地的基础上,先后建立了山东省思想理论动态研究中心、山东省统战理论研究基地、山东社科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山东社科院经济文化研究中心;省级研究基地达到10个,建立了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山东省蓝色经济文化研究院、山东省情研究院、国际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等,为加快科研转型、建设国内一流新型智库奠定了坚实基础。

5.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和精品战略。近五年来,山东社科院共有70多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其中《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研究》《中国分省区历史人口考》《齐鲁文学演变与地域文化》《中间商与中国近代交易制度的变迁:近代行栈与行栈制度研究》荣获省社会科学重大成果奖项,位居全省前列。专著《网络:一种新的反腐利器》被评为“全国优秀党建读物”。许多成果在学术理论界引起较大反响。从1999年起,连续16年出版山东经济、社会、文化系列蓝皮书,截止今年已经出版40本;2014年起山东社科院三本蓝皮书纳入全国皮书系列,由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进入国家智库平台,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扩大;着力打造《重大课题研究报告》《省情调研年度报告》《应用对策研究报告》系列黄皮书,目前已经出版10部。

五、搭建平台、开门办院,不断提升协同创新攻关和对外学术交流水平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必须发挥地方社科院人才集聚优势和学术研究优势,高度重视学术平台建设,优化学术资源配置,提高协同攻关能力,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力度,进一步扩大学术话语权和社会影响力。

多年来,山东社科院通过组织举办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倾力打造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对内对外交流不断拓展,学术影响日益扩大。2013年,山东社科院联合安徽、江西、湖南省社科院举办的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活动,被《中国社会科学报》以整版形式报道并刊发与会专家发言,在理论界引起广泛关注。与《大众日报》合作,召开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山东改革”研讨会,在《大众日报》刊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20篇宣讲文章和其他理论文章。与江西社科院等4家地方社科院联合举行“战略机遇期新内涵与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在媒体上引起较大的反响,《人民日报》发表了山东社科院的课题报告。2014年,山东社科院联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大众日报》,召开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中宣部七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及山东省的专家学者60余人参加座谈会,会议召开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大众日报等作了大篇幅报道。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关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精神,我院与中国现代文化学会联合主办了“齐鲁文化与现代中国学术研讨会”,主办了全省“当代知识分子价值追求与责任担当学术研讨会”。2015年,我院积极组织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全年共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5次,全国性学术研讨会近20次。其中包括第二届中韩儒学交流大会、第二十届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年会暨理论研讨会、第二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首届华东智库论坛、新型智库建设与决策咨询研讨会、山东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讨会、现代农业发展论坛等学术会议,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反响。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召开"山东经济形势预测分析会",引起广泛关注。

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山东社科院先后与山东财经大学、济南大学、山东政法学院、齐鲁工业大学等签订了科教合作协议,与中国社科院、各省市区社科院、省委政策研究室和省内市级社科院建立了广泛合作关系。2013年以来,先后与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等和山东省政府研究室、聊城市政府、潍坊市政府、枣庄市政府,以及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财经大学、济南大学等高校签订了全面合作及协同创新协议。目前我院正在推动中国社科院与山东省政府的战略合作。以重大学术会议为平台,加强国内外学术联系、人员互访、研究合作。在与省直有关部门和省内部分市县区的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青岛、淄博、东营、济宁、日照、滨州、聊城、菏泽、潍坊、枣庄等地建立了调研基地,建立了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研究院、鲁西发展研究院等分院,切实加强了我院社科理论研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与美、俄、英、法、德、澳、日、韩等国家地区十多个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十年来,先后接待外国专家学者600多批、400人次,派出60多批、200多人赴国外考察、访问、研修或参加学术会议,主办或联合举办国际学术会议30多场次。

在新型智库建设过程中,山东社科院认识到,建设专业化高端智库,提升服务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必须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更好地促进成果转化;必须整合各类智库资源,建设山东智库联盟,开展合作研究,形成研究合力。为此,在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由山东社科院倡议发起,省内各智库加盟成立了山东智库联盟。山东智库联盟在线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同步开通,叫响了“山东智库联盟”这一含金量很高的品牌。为进一步推进科研创新,加强学术交流与协作,还创办了《山东社会科学报道》报纸,改版了院官方网站。《山东社会科学报道》是一份立足于本院、面向省内外社科界的综合性、学术性、专业性报纸,年内出版7期,有效读者群2500余人,在全省和全国社科界形成一定的品牌效应。院网站改版半年以来,在百度网站排名大幅跃升,名列省级社科院网站前三。院办学术期刊《东岳论丛》,2012年被评为首批百家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期刊,及时推介最新成果和学术信息,CSSCI来源期刊,连续多年被评为省优秀核心期刊。

十年改革创新,十年跨越发展。回望这不平凡的十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山东社科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回顾这不平凡的十年,我们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资政建言、献计发展,始终坚持科研立院、人才兴院、管理强院、开门办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积累丰富的办院经验;展望未来十年,是我院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更是新型智库建设的重要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打造国内一流新型智库的目标已经确定,对此我们信心百倍、满怀期待。目前,山东社科院正在围绕推动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积极推进实施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努力打造国内一流新型智库。实践表明,地方社科院作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骨干力量,必须坚持“有守有为”“有为有位”“有位有为”,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在服务地方党委政府决策中发挥新作用,在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打造新优势,在建设国内一流新型智库中迈出新步伐,在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中做出新贡献。

(作者系山东社会科学院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杨金卫)

编审: 凌琪      责任编辑: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